第179章 打打感情牌(第4/4頁)
章節報錯
孫希寧發的兩條,一條是網路商城已經開始對外公開,目前訂單量一般,陽江這裡的倒佔據了四成。
另一條是明支付融資計劃書已經做好,發到了馬光明的個人郵箱裡。
網路商城剛開始業績不好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網購這一塊他們屬於後來者,前面的幾家巨頭已經成型,搶佔著絕大多數的流量。
但從陽江這裡訂單還不錯的情況來看,線上結合線下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
畢竟一般網購,下單之後,再經過物流轉送,到手的時候也是三四天之後了,慢的甚至能拖到七八天。而陽江人則只要透過下單,基本上一個小時之內貨物就送到了自己手上,顯然要快速便捷很多。
如此看來,加在各個城市落子大明廣場的事情,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當然,馬光明這也是暫時想想,開一家大明廣場得多少錢?他哪裡就能一下子搞得到這麼多的錢。而且,這和買菜還不一樣,不等於有錢就一定能夠搞定,你願意投資,人家地方還不一定接受。
“安州濟河路北側的進展情況怎麼樣?”馬光明隨即回了一條簡訊過去。
十幾秒鐘過後,孫希寧的電話來了:“安州市還是更傾向於東北的那家公司,你也知道,人家名氣大,合作商多,運營經驗豐富,我們直接跟人家競爭,有不小的難度。”
“東北那家公司的態度你知道嗎?”馬光明問道。
“知道一點,但不多,”孫希寧說道,“他們並不想直接過來投資,而是想讓安州市找一家開發商建設好商業綜合體,然後以合作的方式,交由他們來經營管理。”
這是一種普遍的做法,自己拿地蓋房子在,自己經營管理,這叫硬資產;別人拿地蓋房子,讓他們去管理,這叫軟資產。
硬資產的好處是擁有全部的產權,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用不著跟別人商量,也不用分紅給別人。但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是花費太多。東北那家企業近期在全國市場呼風喚雨,一下子鋪開不少,讓自己身家暴漲的同時,也承擔著資金方面不小的壓力。
軟資產正好相反,不用自己怎麼掏錢,就能夠在一個地方落子佈局。弊端是自主權不夠。
馬光明並不想採取軟資產的模式,那樣的話極容易受制於人。
但是這樣一來,大明廣場想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佈局,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而且,即便時間足夠長,他們也未必能夠如願。
安州的市場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尷尬。
從地方的角度出發,馬光明很能理解他們,現在大家都知道東北這家公司名頭響亮,領導們在自己的任期內招進這樣的知名商業綜合體,無疑也是自己的一大政績。
而且對方實力強勁,也更值得信任。
這件事情是由相關部門在談,但錢東進身為分管的市領導,還是有足夠的話語權。
“你們有沒有去找錢東進呢?”
孫希寧“嗯”了一聲:“當然找了,但只談了幾分鐘,錢東進的意思,還是要等他們跟東北那家公司談的結果再說。”
這顯然就是一種直接的拒絕,連委婉都不帶的。
馬光明想了一會兒,對孫希寧說道:“這樣,你和我表哥最近這兩天再找他一次,別的什麼也不要多說,就說市裡面要發展城南,要引進大型商業綜合體,但也要注重本土企業的培養,將來能夠有一家誕生於安州的這樣的大企業,對安州來說,也是一件光亮的名片。”
另一家網購平臺的創始人東哥出身於本省的一個小地級市,就成為該市一張名片。
孫希寧說道:“好的,這也的確是一個辦法。”
“錢東進多少還是有點本土情懷的,加上東北那家企業想空手套白狼,哪有那麼舒服的事,他們的想法顯然跟錢東進的想法不一樣,這樣我們打點感情牌,沒準就能奏效。”馬光明說道。
儘管在安州已經佈局了一家大明廣場,但那相當於借殼上市,倘若城南這一板塊也能成功,那對於大明廣場進軍下一個城市,絕對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馬光明也知道,全部的希望不能寄託在錢東進身上,還是要繼續跟相關部門去談——實在不行,馬光明突然想到自己這裡還有安州市長夏春生的名片,倒不妨給他編髮一條簡訊,看看能不能得到他那邊的支援。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倘若跨過錢東進直接去跟夏春生聯絡,一旦錢東進知道,必然會心生不快,即便是強行透過了,也會給以後的交往帶來不便。
所有的職場都差不多,領導最厭惡的就是越級上報情況,這不等於無視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