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年輕的億萬富翁(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十一假期非比尋常,儘管大明外賣的網站已經是比較熱門的網購平臺,而且已經在不少城市有了布點,其勢頭之猛烈,一下子就樹立起了外賣網站的標杆,但是,這家公司的總部直到現在才完成揭牌。
進入嶄新的公司內部,之前草臺班子時的員工,才有了一份真正的歸屬感。畢竟在安州這樣的介於二線三線之間的中等城市,能夠在這樣高大上的公司就職,是很多人之前所不敢相信的。
就連那些從南都和魔都被高薪挖來的一些技術骨幹,也在這種情況下確信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而對於安州市的領導們來說,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居然憑空出現了一家現代化的網路公司,也讓他們倍感意外——在他們看來,現在的一個大的較大的網路公司,都應該在粵省的兩個一線城市才對,或者在京都魔都這樣的大都市。
再不濟也應該是在本省的南都,但萬萬沒有想到,安州市也有這麼一家公司,而且已經名聲鵲起,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因此當天的揭幕儀式中,安州市市長夏春生親自出席,並參加剪綵。
一併剪綵的還有一個副市長宋廣昌,茂盛大廈所在地的區委書記,以及大明外賣公司的總經理孫希寧,青松資本的一個副經理翁有金等幾個人。
原本按照孫希寧的意思,也是要馬光明參與剪綵的,但馬光明不喜歡出頭露面,拒絕了這一方案。他一個高中生,跟這麼一群人一道參與剪綵,肯定會被視為異類。
不過這並不影響馬光明參與後面的會談。
夏春生這次前來,除了參與剪綵之外,還要跟孫希寧、翁有金等人進行簡短的會談,也可以美其名曰“調研”,以表示市委市政府對新企業的關注。
環形的會議室裡坐了一圈人,還是有人注意到,坐在靠裡面一張單人沙發上的馬光明。
畢竟稚嫩的面龐擺在那裡,與一群中老年男人一起極不協調。
但這一點馬光明早就想到,跟孫希寧交代,就說是公司的一個顧問。
馬光明之所以參加這個會談,倒不是真的想跟夏春生談什麼事情,而是想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對付範忠明的辦法,畢竟夏春生比魏迅官職還要高一點。
夏春生閒聊了幾句,無非就是大明外賣公司在安州發展,要緊盯市場變化,堅持創新理念,致力做大做強等套話。
孫希寧則簡單彙報了大明外賣網站的營銷情況,表示感謝領導的關心和愛護,希望領導們經常來指導工作等等。
夏春生對大明外賣正計劃進行第二輪融資還是很感興趣:“你們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卻已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加快融資步伐,也符合當前網路公司的經營策略,但也要切忌操之過急,以免步伐太快而不能行穩致遠。”
“想不到夏市長對網路經濟也非常瞭解,”孫希寧拍著馬屁,“我們一定謹記夏市長的教導,加快發展的同時,注意風險防控……”
閒聊了片刻,記者們拍完照離開,會談才逐漸輕鬆下來,不再那樣正式。
“現在粵省那邊,網際網路公司蓬勃發展啊,還有杭城,都做得非常不錯,我們也希望安州能湧現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並且打造成安州的一大名片。”夏春生沒有了那些官話,語氣也隨和下來。
宋廣昌卻笑了笑:“這個市場經濟啊,還是要以實體經濟為主,網際網路經濟只是依附在實體經濟之上的附加產品,我個人的建議啊,孫經理,你們的公司不能只看著網路,還要注重實業。”
這句話是個正確的廢話,網際網路經濟當然是實體經濟的附屬品,但對於大明外賣一個網路平臺而言,所從事的就是純網路運作,不至於自己去開個飯館。
孫希寧也不辯駁:“是的,宋市長點醒了我們,我們大明外賣呢下一步會關注這一點。”
馬光明不同意了:“宋市長,實體經濟是基礎,但網際網路經濟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聚沙成塔,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實體經濟的活力,可以斷言,未來的時代,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時代,它能夠將產品,不見面地銷售到萬里之外,從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並且,網路經濟會隨著網路使用者數的激增而激增,甚至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宋廣昌沒想到一個小孩竟然當眾沒有完全贊同他的觀點,不由得有些意外,就連夏春生也驚訝地看向馬光明。
孫希寧趕緊介紹:“市長,這是我們公司的第一顧問馬光明,我們大明外賣的整體構思就是他提出來的。”
夏春生興趣更濃了,笑道:“哦,不得了,不得了,後生可畏,小馬今年上大學了?”
我有這麼老麼?馬光明腹誹道,但還是禮貌地欠身回道:“今年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