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市,忠明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辦公室,範忠明正坐在自己的真皮轉椅上,兩隻腳翹在了辦公桌上,手裡拿著一個資料夾,飛快地看著下屬報過來的最新的報表。

在安州,一共有三家忠明商場,位於安州下屬三個區的最繁華的地段,前幾年這三家商場的生意很不錯,交易額也是蹭蹭地往上漲,讓他發了一大筆橫財。

但最近的報表卻不盡如人意,資料顯示,三個商場的營業額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而且已經是連續十個月下滑了——畢竟現在,網路線上銷售已經開始展現出巨大的威力,奪走了很多本該屬於線下的交易額。

這年頭,逛商場的人是越來越少,很多人即便來逛了,也只是試穿試用一下,然後在到網上去挑選同品牌同款的產品,既滿足了逛街的欲求,又能以更低的價格從網上淘到自己心儀的東西,讓有著充分購物慾的女人們樂此不疲。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在工作期間,一旦閒暇下來,就喜歡到網上購物平臺去轉轉,隨手一點,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快就會透過物流,來到自己的身邊,完成了一單生意。

這樣一來,線上經濟對線下經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一些商場的業績也開始下滑,頭腦靈活的人把眼光看到了轉型上,頭腦僵化的人,卻把眼光放到了自己還未佔領的區域,妄圖以線上增加布點的方式,來實現營業額的增長。

範忠明顯然就屬於後者,他對手頭上的報表頭疼不已,業績的下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意味著生意的衰敗,意味著前途的渺茫。

現在魏迅還在臺上,一些人還是要給點面子的,再有十年,魏迅也就會退休,到時候人走茶涼,還有多少人會給他面子,乃至給忠明公司面子,就很難說了。

危機感一直盤旋在範忠明的頭上,但是他把魏迅的年齡看做最大的危機,而並沒有把營銷的迭代更新當做最大的策略。

所以,他所制定的策略,就是要在陽江下屬的另外三個縣完成布點,將自己的生意遍佈安州各地,三個區的交易額度有所下降,但如果能夠在三個縣也擁有一座商場,交易額度不就翻了倍嗎?

當然,要想在三個縣完成布點,要麼買下現有的商場,要麼租賃足夠大的場所。

眼下買一個商場,按五千平米來說,行價也在兩千萬上下,再加上裝修費用,起碼需要兩千五百萬,三個縣就是七千五百萬。

這對於眼下經濟狀況一般的忠明公司而言,是一筆鉅款,顯然範忠明也拿不出來。

之前也跟幾家銀行聯絡過,但能抵押的都已經抵押了,再也沒有可以抵押的不動產,即便打出魏迅的名頭,但銀行方面並沒有接到魏迅本人的電話,更沒有魏迅批的批示,自然不會輕而易舉就把錢貸出去。

銀行在安州經營,肯定也會尊重安州的幾個大領導,但是銀行是直屬商業公司,有自己的經營規則和條款,不會輕易服從某一個地方領導。

倘若魏迅批了個批示過來,或者來個電話,銀行或許會給他面子,在放貸方面給予方便,範忠明自說自話,銀行方面自然也跟他打太極,說破了嘴皮,就是不肯放貸。

那就只剩下租這一條路——按照行價,租一個這麼大的商鋪,一年租金起碼也要一百多萬。三五百萬範忠明還是拿得出手的,但如果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拿下,豈不是更爽?

他試著找謝林軍做一做嘗試,看看陽江有沒有合適的地方。

謝林軍這次升遷,魏迅幫了大忙,向兩位主要領導力薦了謝林軍,認為他年輕有朝氣,之前的政績也不錯,資歷也足夠,陽江縣領導班子中沒有比他更合適升遷的了。

這才讓謝林軍更進一步,躋身常委班子成員之列。

所謂的政績也好,資歷也罷,倘若沒有人在關鍵時候發聲,即便有政績有資歷也是白搭。謝林軍對此心知肚明,因此聽說範忠明求他辦事,也樂得幫這個忙,也算是報答了魏迅的知遇之恩。

但範忠明卻得寸進尺,妄想以極低的價格就租下大明商業綜合體,吃相委實太過難看,而且人前人後的也沒有給謝林軍足夠的尊重,謝林軍這才憤憤而去,打算不再多範忠明的事情。

範忠明的如意算盤是,又謝林軍出面協調,區區一個小開發商,還能不給常務副縣長謝林軍的面子?

因此他一開口就是租金十萬,十二萬的,倘若對方嫌少,往上再加一點,最多二十萬,到時候謝林軍再從中做個保,這件事情大機率就能搞定。

在陽江縣裡,堂堂常務副縣長的面子,不值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