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棵菩提樹怎麼了?”

蘇離疑惑道。

這一棵菩提樹有什麼問題嗎?不是長得挺好的嗎?

闡心搖了搖頭,輕聲一嘆:

“這一顆菩提樹是雷引寺的第一任住持——菩生祖師種下的。

距今已經是有七百萬年的歷史了。

之後,雷引寺的每一任住持,每半旬,都會來這裡擦拭菩提樹。

菩生祖師曾經說過:

“我們每次擦拭這一棵菩提樹,便是每次都擦拭自己的內心,內心越發的通透,便是可以越接近佛法本質。

這就如同誦唸佛經一般,只要勤加鑽研佛法,時間越久,到了一定時間,那麼一定可以成佛。”

可是,若是如此,那我由半旬擦拭一次,改為七日一次。

或者是每日一次,每日早中晚三次。

每個僧人無時無刻都念著佛經。

那麼,老衲我豈不是也可以成佛,豈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易成佛?

但是,為何世間有那麼多僧人每日念著佛經,最終的佛法造詣,卻還不如一個看了半篇佛經的稚童?

雷引寺的開山住持是錯了嗎?

還是說,其實是老衲沒有明白祖師的深意?”

說到此處,闡心的眉頭已經是皺起,甚至露出一種較為痛苦的神色。

彷彿在他的內心深處,那好不容易壓下去、不再去想的困惑,正在一點一點侵佔著闡心的理智。

而聽著闡心的這個問題,蘇離也是愣了一下。

這個哲學問題,自己好像是聽過啊.

這不就是上輩子在藍海星,自己聽到的關於五祖弘忍禪師和他的弟子們一起出遊,大弟子神秀和惠能的故事嗎?

只不過,在這個世界,出現了神秀大師,但是似乎並沒有出現惠能大師

其實,事實上,這麼一個哲學問題,還不至於是將人逼迫至入魔的地步。

大部分都是想不通就不想了,然後放在一邊。

畢竟誰整天沒事會去琢磨這個,甚至是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但是,此時的闡心正處於是閉關的關鍵時期。

心中任何一點的小小疑惑,若是沒有及時想通的話。

那麼就很有可能導致入魔。

更別說,此時闡心正在質疑雷引寺的開山祖師的思想

甚至是要推翻雷引寺開山祖師的思想。

換句話說,在這個時代,這種行為無異於是“欺師滅祖”.

蘇離現在有些不敢肯定,要不要把藍海星,惠能大師的那一首《菩提偈》說出來。

神秀大師和惠能大師的觀念不能說誰對誰錯,而是兩個不同的主張。

更是有一說法,正是惠能大師的那一首“菩提偈”,開創了佛教的一個新的流派,是惠能大師思想的相對方面。

當時在龍宮的時候,蘇離跟悟明說過《菩提偈》。

但是不同的話語,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效果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