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們這種外人參與部族糾紛就該被扔進海里餵魚,無命與無義必須繞過這道坎,才有後續的活兒可整。

期間他們可不止白天打魚晚上跳舞,他們可是在海神像之前磕過頭,飲過無根之水,成為海神認可的子民。

這儀式也不是做做樣子就行了,他們多少也受到了信仰之力的約束,導致他倆與天海太保宇文滔的交情格外之好。

部族之間的內鬥往往鬥不出一個真正的結果,無非大哥輪流坐,總有一朝到我家。

但這催生了一個未曾設想的道路——由入主大陸的部族發起,各部族組成的百族議會。

這幫打扮粗獷的南滄人打算透過開會解決一些小糾紛,鬧到不可開交再動手。

這恐怕是玄荀大陸第一個採用議會制的大境,先不先進姑且不論,但是它的存在無疑是玄荀大陸制度史上一大進步。

臣服中原以後,議會沒被取締反而發揮了愈加重要的作用。

各部族甚至在培養參與議會的專門話術人才,他們在議會上負責吵架與爭辯。

同時他們也會仔細閱讀議會透過的各項協議,不過並不是為了記住協議規定的義務內容,而是盡全力想在協議中找到可鑽的空子。

長此以往,話術人才的部族地位得到大大提高,待遇幾乎僅次於部族首領,這讓南滄境掀起一股學習熱潮。

他們大量購買各境藏書,邀請各大學者來南滄講學授理,同樣歡迎技術精英前來教授技術。

家裡的老婆不香了,男兒滿腦子只想著學習,老婆在家無聊了,也開始跟著學習。

曾經目不識丁、不分東西、掰著指頭算不明白一加一的南滄兒女一度成為大陸學歷界天花板。

比起其它各境人均胎教肄業的學歷水平,南滄兒女平均得有個大專文憑,確實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順帶一提,東桑學歷水平位居第二,大概是個中專,不過東桑普遍都是文學生,詩書禮樂風月雅事那是樣樣精通。

但眾所周知,搞文學是發展不了生產力的,東桑雖家大業大但經常掙扎於溫飽線。

然而此時本就不擔心溫飽問題的南海兒女已經在小康之路上遙遙領先。

同時南滄基層的打工人也逐漸覺醒,他們認為自己累死累活結果好處要給部族貴族,這顯然不公平,他們要平等。

別提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直接幹掉王侯將相,那麼大夥都平等了。

接下來南滄會走向什麼道路,這就不為人知了。

滄海之明珠,終有一天會在整個玄荀大陸發光發熱,只希望那一天能夠到來。

此時星空的軌跡已然墜嚮晦暗的天帷,它見證了無數文明的湮滅,天體亦有終焉更何況文明?

若是文明足夠燦爛,那理應在覆滅前綻放耀目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