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嚴重缺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到一個小時,紀曼就徹底改變了對“小公司”的認知。
以她的閱歷和眼光很快就能發現,如果按照沈暮描述的方向順利發展下去,暮宿網的前景不可限量。
她非常慶幸,沒有果斷拒絕那1%的股份,還有商量餘地。
在沈暮介紹的同時,紀曼也會偶爾提出一兩條建議,讓他切實體會到了她的運營、管理才能。
最後,沈暮給紀曼定下了10000元的月薪,任副總經理一職,兼任運營總監。
之所以這麼決定,自然是現階段暮宿公司的人太少。
反正紀曼算是個全能型人才,兩個職位她一人足以勝任。
之後,沈暮把技術總監梁紹齊叫進辦公司,讓他為紀曼詳細闡述了網站的佈局、上線時間,以及目前的準備工作。
“離上線只剩半個月,可你們的宣傳工作還沒有準備好,這是重大失誤!”
紀曼臉上浮現出不可置信之色,還沒聽完就打斷道:“這一點如果不能解決,暮宿網的後續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
梁紹齊對這方面不懂,驟然一聽,當即把她驚為天人,深以為然地點著頭。
沈暮則是無奈苦笑,這些問題他豈會不知,關鍵是宣傳的代價……
他承受不起!
簡單點來說,就是沒錢。
所以他為暮宿網準備的是另一套方案,非常規方案。
“不知紀總有什麼高見?最好是花錢少、效果好的宣傳策略。”
沈暮並未說出他的打算,想先聽聽紀曼的方案。
“花錢少?”
紀曼蹙眉,之前聽沈暮分析暮宿網的發展思路,顯然要耗費不菲的資金才行,是以她尚未考慮過缺錢的問題。
任她腦洞再大,也不敢去想,沈暮連宣傳的錢都掏不出來。
直到此刻,她才意識到什麼。
難怪啊,這傢伙連做民宿平臺的點子都能想出,且前景一片大好,幹嘛還要慢吞吞發展,不立即招一大批人來加快進度?
紀曼很快找到了根源所在。
她側頭思索了片刻,才道:“先說最基本宣傳,咱們提出民宿這個新概念,外界根本就不明白它是什麼,首先就得給大眾洗腦似的灌輸。
“而灌輸新概念,最快的渠道就是做電視廣告、網路宣傳以及傳統媒體報道。
“全國性的宣傳先不提,僅說魔都,如果是最省錢的方式,首選報刊雜誌。
“在眾多報刊雜誌中,我首推【地鐵時代報】。”
梁紹齊當先附和:“【地鐵時代報】不錯,以它的發行量,估計一週時間就能讓魔都近半上班族瞭解民宿,知道暮宿網。”
紀曼的說法很有道理,哪怕沒有道理,梁紹齊估計也會全力支援,實在是她的嗓音太撩人了,讓男人難有抵抗力。
地鐵時代報,它是依附地鐵出現的產物。
這份報紙,是在魔都地鐵站免費發放,乘地鐵的上班族幾乎人手一份,廣告效果無需多說,的確能做到“一週之內,讓近半上班族瞭解民宿”。
2004年,魔都地鐵只有三條線,日均客流量僅128.7萬人次。
如果單獨計算數字,肯定無法達到梁紹齊所說的效果,一個禮拜五天也不過643萬人次,且這些人多數為每天重複乘坐地鐵。
但關鍵是延伸效果。
比如,其中一人帶著報紙到公司,乘坐公交上班的N個同事也能看到。
另外,民宿這麼新鮮的詞彙,不少人肯定會與家人、朋友討論,層層傳遞下來,離“半數上班族”的數量不會相差太多。
沈暮還沒接話,紀曼就已主動道:“這樣,我在報社渠道還有點資源,先打電話找朋友問問,如果做一個禮拜廣告,最低需要多少錢?”
話音未落,她已邁步出了辦公室。
實則紀曼自己就是報社廣告部出身,這一問題根本沒必要打聽,就能估算出來不會低於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