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篩選,顏家一共在村裡僱傭了三十餘人,先把地翻新了一遍,然後開始播種。

蘇琴覓拿出了三十類菜種,每類菜種規劃種四畝,剛好把一百二十畝地分割完畢。

這三十類菜種,都是自家菜園子裡已經種有了的。

這樣,種子的來歷也就有了說法。

關於這些域外來的蔬菜種子,如今村裡的人已經不覺得奇怪了。

從得知這些蔬菜的存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人們已經能夠接受了它們的存在。

在二月結束之前,播種工作完畢。

然後就是等待這些菜種的成長了。

顏家留下了十二個人,其中四個負責看管莊園,避免偷盜,剩餘八個負責對這些蔬菜以後成長的護理。

這十二人,算是長期的僱工了,讓很多人羨慕。

幹這一份活,可比自己在家種地划算多了。

畢竟,這工錢還挺可觀的。

關於這些人員的挑選,顏家也是精挑細選,主要是看人品,看有沒有責任心,不符的一律不要。

顏家還在莊園附近蓋了座木房,用來給這些人居住、休息。

也就那四個負責看管莊園的需要住在這座木房,另外八人則是每天都回家的,就中午的時候在這裡休息休息。

顏家並不管飯,這些人可以自己在木屋做吃的,或讓家人每天送吃的過來,或是自己出門時帶飯過來。

這個事,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很容易解決。

怎麼著,顏家在工錢上已經給了補貼,也算是沒有虧待他們。

……

看著眼前的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蘇琴覓稍稍鬆了一口氣。

總算是把第一階段的事情忙完了。

接下來,就是等。

等這些菜種的發芽與成長。

其實,這段時間,忙歸忙,蘇琴覓也不覺得累。

主要是很多活都是請人做的,自己只負責規劃與管理,去現場走一走,看一看,檢查是否有問題。

家裡的地,顏楚尋也還在種。

不過減少了種植的面積,只種幾塊,夠吃就行。

反正,他是秀才,不用繳糧。

這就大大減少了糧食的支出。

在村裡,收穫的糧食,大部分都是拿去上繳的,剩餘的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