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王公子尋花問柳慘遭劫,遇俠女墮入情網不思歸(求追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郎朗的讀書聲在知墨觀的清晨,隨著秋風飄蕩到很遠的地方。
小錦開始跟隨白菊仙讀書寫字,而小明就比較忙了,一早要幫張氏擺攤,順道送小錦來學堂,忙過早上一陣後便趕來學堂陪小錦讀書,呃,他其實更喜歡呆在一邊看小常先生的那些精彩的動作戲漫畫。
在知墨觀吃過中午後,又去幫張氏收攤,然後母子倆和小錦一起回家……
歲月如果靜好,這應該是個順理成章尋常百姓平淡無奇不悲不喜男耕女織的平淡故事……
小錦的父親老李倒還開明,並沒覺得自家女兒到學堂讀書有何不妥,更何況還是跟著一位女先生,且,家中的勞動力暫時還足。
小錦之上,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
這便是窮人的投資。
老李認為自家女兒自小就與眾不同,比如每次只要帶著小錦去河裡撈魚,總不會空手而歸,而且還會有意外收穫,所以,他在小錦身上是暗暗下了更多賭注的。
至於張氏嘛,也想投資啊,可是沒那機會,莊家撤的早,後來又找不到合適的……
張氏趁著出攤的時機,也來過知墨觀給餘老先生送豆腐,嘮嘮嗑,順便看一眼從乾京來的那位女先生,果然驚為天人,於是,經由張氏口,知墨觀來了位教書女先生的事兒便不脛而走。
繼而一日兩三天,半個多月過去,學堂的學生倒也是漸漸多起來,學堂的讀書聲越來越響亮,傳的也更遠。
學堂對窮苦人家只象徵性收點學費,還包午餐,家長們一合計,這波不虧!
作為老夫子的餘錢,看到滿堂學子讀書寫字的情景,頗為欣慰,坐於堂前的太師椅上,優哉遊哉!
至於賺錢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則落在了小常先生頭上。
……
知墨觀終究是破舊了些,肯定得翻新。
還有學堂大門前只有希拉的幾棵矮樹,看起來總覺得不舒服,讓人心裡有種不踏實的感覺。
也是要抽著時間花錢讓村民們幫忙搞整搞整。
裡裡外外都要用到錢……
錢到用時方恨少啊!
這日,常平正在前院弄一些‘點綴’,白菊仙美滋滋在前廳教幾個孩子通識,餘錢和姜婆婆日常懟,橘貓細細貓在角落,盯著幹活的常平眼珠子時不時轉動。
不久學堂又迎來一位‘學子’。
看到來人,常平兩眼放光,就和當日附身素孃的壁虎精看到他常平時一樣一樣的,饞的啊!
這人一襲錦衣,圍金邊腰帶,腰掛開光玄玉,外套紫色褂衣,腳蹬白色長靴,一身行頭讓其看上去也算是玉樹臨風一公子。
其相貌不算平庸,面板白淨,身材挺拔,整個形象多少帶點男子氣魄。
這位公子哥正是慈航鎮數一數二的大戶王家的小少爺,叫王懷安,在知墨觀也是掛有學籍,和常平還打過交道,一來二去成了熟人。
王懷安在當地富二代圈子裡小有名氣,屬於家世拔尖的幾位之一,自然江湖地位水漲船高。
在常平的印象裡,這位王家少爺性子也不錯,為人友善,不是那種仗著家裡有權有勢頑劣成性之輩,沒有什麼攻擊性,倒也算投緣。
兩人真正結識還得從三月前的一件事說起——
那是個月朦朧鳥朦朧的月圓之夜。
王懷安參加在眉山府的一群狐朋狗友組織的聚會,就是那個圈子裡比較流行的賞賞花,種種草,吟吟詩的高雅聚會,所謂的沉浸式體驗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