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相傳,在一個叫鋤的女權國,長期耕地乾旱,聽說鄰國國主有一種叫‘汗’的雨/露,可以用以滋潤大地,於是美女禾施展美人計,騙取了國主當午的信任,以‘仙女採蓮’的秘術成功盜走雨/露,事了拂衣去……

你盜走我的雨/露,去灌溉你的瘠土,事後揮一揮衣袖就走人,絕不帶走一片雲彩。

國王當午感覺被冒犯了,不,自信點,把感覺兩字去掉,便是出兵攻打鋤國,他發誓要找到美女禾,他要找回自己作為男人的尊嚴,他要讓禾明白,這個世界就該是男上女下的樣子才對……

說回白菊仙——

白菊仙為什麼會從繁華如夢的乾京城到偏遠的慈航鎮暫避風頭?

蓋因她發表了一些關於女權主義的文章和詩詞,觀點可能有些犀利,言辭沒有過多修飾。

以至於觸碰了某些以男權為綱紀的上位者的底線,刺痛了某些大佬的神經,冒了天下之大不韙,所以被一些黑絲派,迂腐派,老學究揪著不放……

其實,大乾的民風還是不錯的,開放程度也還行,女性地位普遍較高。

只不過,在文化領域這個圈子裡,特別是文院這種機構,還是被一些持傳統思想的男性把持,女性要想拔尖甚至騎乘上位是很難的。

比如貢生,比如學士,比如院士,則基本清一色為男性,女性文人,鳳毛麟角,多數慘淪為附庸。

按照老派讀書人,甚至於內閣院某些食古不化的老學究的觀點,女子無才便是德。

良家女子拋頭露面多少還是有傷風化,要不得。

在家相夫教子,做個賢妻良母,豈不是天下太平?

那麼,作為極為稀有的女學士,白菊仙的存在就顯得很刺眼。

這裡要說一點,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般世人只認為,一個女人不需要什麼才能,這就是最好的德性,其實是一種誤解,也可說是某些有心眼的讀書人玩出來的文字遊戲。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含義是女子有才,但不顯露,韜光養晦,謙遜優雅,這才是最美的品德…止!

隔日。

晨光熹微。

學堂又迎來了歲月靜好的一天。

白菊仙蓮步翩躚,走出臥室。

餘錢正斜躺在後院走廊的躺椅上,手捧一本書經看的入神,書名《孟語.智國篇》,很容易就能瞥到。

老人家這樣做……

呃……白菊仙到來,總得立一個為老不……尊,不,是當世巨儒的人設……

不多時,姜婆婆出來,餘老先生剛立的為人師表人設頃刻坍塌,這位姜婆婆只用了一句話結束戰鬥:“老芋頭,你個老不正經,拿本書裝模作樣作甚,你以為你正經起來就是個人了?”

餘錢:“……”

K.O。

白菊仙莞爾。

走廊外,原本乾涸的明月池已經積了一指深的清水,漫過苔蘚和一些雜草,水影晃晃,頓生漣漪。

“清風明月知墨香,隨意春芳自在懷。真不錯!”

白菊仙幽幽唸了句,轉身時,便見走廊盡頭那間雜房,小常先生精神抖擻邁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