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在弘農已經過去了整整十日。

那天晚上衛青就趕了過來,霍嬗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還立了flag,霍嬗是真的怕他出事!

衛青因為回來的有些晚,所以眾人就又休息了一日,在弘農總共休息了兩日。

第三日出發,又走了十日,於昨日抵達了長安地界,如今距離長安城不足二十里。

第二日清晨時分,大軍收拾齊整,剛準備出發,霍嬗突然跳了出來:

“陛下,臣請為先鋒,前行開道!”

“哈哈哈哈!”

劉徹先是一愣,隨後大笑,接著一揮手:

“準了,命奉車都尉霍嬗帶領三百期門為先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

劉徹說了一番套話,就這一路上過去哪來的山,就算有水,水上也有橋……

而且若是皇帝在長安地界被人埋伏,那這大漢也差不多快完了!

不過這爺孫倆玩的很開心!

不知為何,到了長安,霍嬗整個人都放飛了很多,或許是覺得生命中的那個劫難正式離自己而去了吧。

不過霍嬗雖然有那麼點耍寶的意思,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可不是這個,泰山封禪回來,難道不跟老祖宗彙報一下情況?

霍嬗可不想在高廟門前整整站個一天!

但殊不知,你越想躲,就越躲不過,某些人能讓你如意?

………

經過一個時辰的趕路,霍嬗已經看到了長安城的城牆,心中也沒啥震撼的感覺,漢長安城相比於唐長安城來說很小,而且也不四方四正那麼的有規劃,看著倒是跟個馬蹄有些像。

整個城共十二座門,除了未央宮南邊的西安門,西邊的章城門,長樂宮南邊的覆盎門,東邊的霸城門,每道門都有一條大街通往城內。

大街寬度差不多60米左右,分三個部分,中間皇帝走的馳道,兩邊一般官民走的道路和兩邊的渠。

雖說這八道門都有一條大街通往長安,但是他們都不像唐長安城一樣東西相連,從東邊進順著一條大道直接就能從西邊出。

只因為規劃沒有做好,所以整個城顯得很是複雜,雖然複雜,但其實理對了也挺好理解,總體可以上下分為南中北三個部分,左右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嘛。

從南邊正中的安門進入長安之後就到了南部分,南部分東區域就是高廟與長樂宮,長樂宮在高廟的北邊,西區域就是未央宮。

未央宮和長樂宮的中間最上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庫,存放著眾多的兵器甲冑,全拿出來能夠頃刻間武裝數萬大軍。

當初七國叛亂,周亞夫就是從此處調出兵器甲冑,一夜之間武裝了十幾萬兵馬。

丞相府在武庫下方,丞相府的下方是尚冠裡,是重臣、大臣們的居住地,右內史也就是日後的京兆尹,官邸也在此地,這些就組成了長安城的南部分。

長安城中部分西區域可分為三個部分,左邊的百姓居所,是日後的桂宮所在地,中間戚里是達官貴人、豪商等所在的地方,房價高漲地!

右邊靠近南部分是北宮所在地,一部分后妃的居所,還未曾被劉徹擴建。

靠近北部分是百姓的居所。

中部分東區域是百姓居住地,左內史官邸也在此處,再夾雜一些廟宇,這兩部分組成了長安城中部分。

而最上方的北部分兩級分化嚴重,東區域北部分很簡單,都是百姓居住地,日後劉徹會在這建一個明光宮。

而西區域北部分就相當的複雜,東市、西市都在此處,都尉邸、蠻夷邸等眾多官邸也都在此處!

至於為何這般複雜,究其原因,一個是沒規劃好,一個是漢初時沒錢,都城跟隋大興城也就是唐長安城一比,就顯得有些狹小。

城裡沒地擴建了,都逼得劉徹不得已把建章宮修在了長安城外,就連太子的博望苑也都在長安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