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二年新創一個水衡都尉,上林苑直接沒了,權柄也被划走一部分。

後面還分了一些給大農令,要不是老劉為了集權,加了蘭臺屬官掛到少府名下,那少府就真的連面子都保不住。

剩下的都是天子近臣,大多自己都認識,霍嬗打量完以後開始思量。

外朝除了這些三公九卿以外,還有一些地位和九卿相同或稍低的諸卿。

如中尉,也就是日後的執金吾,天子鷹犬;還有將作大匠和水衡都尉;右內史(京兆尹),都尉(右扶風),左內史(左馮翊);掌皇后和太子家事的詹事(大長秋)等兩千石重臣。

整個外朝朝堂重臣基本就由這些人組成!

而內朝基本由掛在少府底下的蘭臺屬官;郎中令底下的各大夫、郎官;劉徹身邊的侍中、三都尉等天子近臣以及親近的將軍將領組成。

內朝商量決策,然後由外朝執行。

自己日後要常常打交道的就是這些人。

三公兩個是自己人,一個也不會惹自己。

九卿裡太常、宗正、可以忽略,沒啥話語權,剩下七個,兩個自己人,一個與自己相熟,剩下的廷尉不會也不敢招惹自己,最後的大行令和大農令必須交好。

一個管外交,域外訊息靈通,一個管錢袋子,錢糧不能缺!

至於少府,明說就是霍嬗盯上了這個位置,這個位置雖然權柄不如以前了,但那也只是外面話語權,裡面依舊是大哥大。

畢竟是皇帝的小管家,相當於一個小朝廷,而且資源很多,可以說要啥有啥,非常方便自己幹些事情。

諸卿裡,三輔除過,地位、參與度相對其他人來說不是很高,詹事是自己人,中尉也不敢惹自己。

水衡都尉,江充沒上臺前沒啥威脅,將作大匠裡都是一幫痴迷分子,基本不參與政事,日後自己拿出點好東西,那就也是自己人。

而要說外朝一大半是自己人,那內朝,雖然人不多,但是重點位置都是自己人。

幾個部分,侍中、都尉等天子近臣自家壟斷。

郎中令的大夫、郎官那邊,自家叔父就是中大夫,也就是光祿大夫,手下也有些人,郎中令也相熟。

蘭臺那邊是法家的遺留地盤,其實很好拉攏。

將軍更不用說,大半都是衛霍集團。

霍嬗思量完以後只有一個念頭:

‘這穩了啊,這還怕個錘子!’

劉徹看到霍嬗那不知在想什麼,一臉憨笑的模樣,終於還是沒忍住敲了敲桌子。

霍嬗被驚醒,看到劉徹,立馬露出小酒窩:

‘差點忘了,皇帝也是自己人!’

“回陛下,臣無事。”

劉徹點了點頭。

“嗯,無事就好,事情談的差不多了,子侯你也回去收拾收拾東西,明日啟程回長安。”

霍嬗一愣,不對啊,你們剛才談了啥?

霍嬗試探著問道:

“回長安?”

“嗯,回長安。”

霍嬗的聲音立馬提高了兩個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