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倉惶逃離的羌人,趙充國和徐自為兩人哈哈大笑,笑完以後又很有默契的齊齊撇嘴,無趣,實在是太無趣了啊!

“走吧,去佈置防線!”

徐自為說完,趙充國也是點點頭:

“等把他們全都趕到三百里防線,我們佈置好防禦,他們就是真正的甕中之鱉了,兩邊一堵,直接就困死在了這片區域。”

同樣的,就跟這一萬先零騎兵不知道羌人內亂一樣,他們也不知道。

徐自為看著旁邊依舊在震驚的湟中部首領,以及低頭不說話的胡騎校尉,心裡不由覺得這兩人挺識趣的。

一直不插話,有什麼安排,都以他們倆為主,前面他還問問胡騎校尉,這幾日他知道問了沒用,所以直接和趙充國溝通了起來!

湟中部兩萬五千兵馬盡出,一萬被分派到了胡騎,一萬五卻是由徐自為統領,湟中首領他只是擔任一個副手。

但是這個湟中部首領卻沒有絲毫的意見,反而表現的很是開心。

這件事說起來就是奪兵權,只要是個正常人,心裡不可能沒有一點不滿的想法。

但他這種反應說到底,還是因為霍嬗,因為這是霍嬗這個冠軍侯下達的命令,徐自為是霍嬗這個冠軍侯派來的人。

由此可見,霍嬗這個冠軍侯在湟中部心中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徐自為覺得,對湟中部來說,劉徹下達的詔令,估計都不如霍嬗一份簡簡單單的手令好使。

而胡騎校尉這邊,他才是真正的主事人,但是四人中間,卻是以徐自為和趙充國這個胡騎部的副手為主。

胡騎校尉這個胡騎部的主事人,遇到何事,反而會採取趙充國這個副手的意見。

趙充國提出啥意見,他必然是欣然同意,處處巴結奉承。

這是因為啥?

還不是因為趙充國是霍嬗派來的,是霍嬗的嫡系的緣故。

當然,趙充國也不是個不懂事的,三十好幾的人了,人情世故還是懂一些的,該給的面子也給足了。

其實從胡騎校尉的角度來想很正常,人家又不傻。

大帥可是霍嬗啊,霍嬗對他們這些兩千石將領來說,排在第一位的是不管在哪兒,軍中、朝堂、宮中都無上的權勢。

排在第二點的就是霍嬗能帶他們打勝仗,能帶他們拿功勳。

以前的霍嬗,頭上頂著冠軍侯,衛霍集團下一任主事人的名頭,自身也是榮寵無雙,這方面比他老爹都厲害。

雖然這種情況該巴結還是得巴結,霍嬗吩咐下去他們也會聽。

但是霍嬗畢竟沒有經過戰場的檢驗,軍中也是不缺狗屁倒灶的事,下絆子,拖後腿那是肯定的。

但他們沒想到,霍嬗那麼幹脆,帶著三千兵馬直接就衝向了匈奴。

劉徹和衛青的支援力度也是那麼的大,匈奴之戰期間劉徹可謂是三天一小問,五天一大問。

而衛青這個跺跺腳大漢抖三抖的人物,更是親自來到前線坐鎮。

不帶著他們,完全就杜絕了前期這個情況。

但是霍嬗屬實是爭氣啊,一戰直接就登頂,軍中將領你不管是說什麼,最後戰功才是一切。

別看霍嬗才十六,他們誰不服?

心服口服好吧!

日後戰時狗屁倒灶的事情,基本就杜絕了,霍嬗吩咐他們,他們聽著就是。

除了衛青以外,真正的軍方第一人,自身天大的戰功,老霍留下的威望,身後滿滿的都是勢力,你敢扎刺?

此時的霍嬗,要說在大漢的權勢,那就是劉徹之下的第一人,就連衛青拍馬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