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車與新晉軍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巨人運輸機一邊試飛改進一邊給盧賓火車站進行後勤補給的時候,基地的第一臺蒸汽機車也被生產了出來。
有了蒸汽卡車和船用蒸汽機的製造經驗,蒸汽機車的生產並沒有遇到什麼難題,再加上詳細完整的資料資料,只用了二十來天就給製造了出來。
基地仿製的是歷史上的和平型蒸汽機車,是一種大功率的貨運機車,構造時速80公里每小時。
雖然這種蒸汽機車的效能可能沒法和末世前的現代貨車相比, 但對刑天基地而言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現在雖然文明崩潰,但遺留下來的各項基礎設施十分完善,其中就包括鐵路。
經過現代科技好裝置造出來的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路線筆直、坡度平緩,對於蒸汽機車可是十分友好的。
要知道,蒸汽機車再面對坡度路況時,表現是很糟糕的。
但如果是水平地面, 蒸汽機的效能就能完全發揮出來, 而末世前遺留下來的高速鐵路,正好可以讓蒸汽機車快樂的賓士。
而之所以選擇貨運機車,是因為沿途幾乎沒有補給車站,許多蒸汽機車所需要的燃料、水、沙都需要自己攜帶,再機上還要運載武裝車廂和各類後勤物資,其裝載量很大,正是貨運機車的應對範圍。
其標準貨運能力能保證牽引3000噸貨物的情況下達到七十公里每小時,對基地的需求而言簡直是綽綽有餘。
要知道,基地現在水路運輸的江輪其載重能力也才兩千多噸,而且航速只有11節左右,也就是每小時20公里左右。
就效率來說,這輛蒸汽機車的出現能大幅度提高基地對外的貨運能力。
而唯一的不足的地方時,船運靠得是自然條件,而貨車需要鐵路,後者需要大量的養護, 成本方面自然是前者更優。
尤其是現在這種末世環境下,沿途鐵路如果遭遇泥石流塌方之類的自然災害,基地的是很難對其重新修復的, 尤其是從俞山東部的負責的山地地區。
這根本不是基地現在能夠承擔得起的。
當然,蜀川大平原就另當別論了。
而除了自然災害之外,人為破壞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過,對基地而言,這個問題反倒是最好解決的問題了。
可以說,蒸汽機車的出現讓基地可以將觸手伸向蜀川遠離水運的內陸地區,尤其是那些連線鐵路的地方。
但是基地要達成這個戰略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居然是如何將在基地工廠生產的這一百多噸中的鐵傢伙給運到南岸新城的鐵路線上。
要知道,這一路過去可沒有鐵路線,而且就連連線兩岸的大橋也被炸斷過,到現在也只是鋪了一層鋼板勉強修復,通通汽車還可以,要讓蒸汽機車過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沒辦法,基地只能將機車給拆掉,然後運到鐵路線上給現場組裝了。
“吳昕啊,南岸開發是不是該提上日程了啊!”趙鐵這個工委一把手當即就跟吳昕提起了南岸開發的事。
“這件事我們回去開個會……”吳昕十分認真的回道。
隨著基地的發展,北岸的老城區可以說是越來越侷促了。
雖然住宅勉強夠用, 但飛機廠和各類工廠的擴建用地卻是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