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大漢世界調來了許多太學生,充實了倚天世界的各級官衙之後,政令開始暢通起來。

隨著內政的不斷梳理,各種高產作物的推廣,農耕技術與肥料的推廣,倚天世界的農民再沒有了饑饉之憂。

以工代賑,各種水利工程的開啟,修橋築路等等,最大限度地吸納了流民,社會開始安定下來。

人人都稱頌是聖天子在位,天下太平。

劉辨帶著周芷若眾女回到大漢世界,讓她們見過了皇后唐婉,以及蔡琰、呂綺玲、荀蘭三位妃子。

有時候,劉辨還帶著她們去逛了清末世界以及《喜劇之王》世界,領略了各個世界的不同風情。

眾女都是蕙質蘭心之輩,她們也明白想要劉辨一個皇帝只娶她們當中的一人,那是不可能的。

況且她們也聽劉辨說過大漢帝國的前景,未來或許她們會一直活千年萬年,青春常駐。

這種情況下,將來生下的子嗣是太子還是一般皇子,都沒有什麼區別。

因為很顯然,太子、皇子都是一樣,永遠也沒有上位的那一天。

這就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後宮爭寵的問題。

因為後宮爭寵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子嗣的地位而爭。

況且大家以後壽命悠長,爭一時的長短根本沒有意義。

這樣一來,幾女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

劉辨也體會到了大被同眠的幸福生活。

兩個多月後,徐達、劉伯溫等人徹底征服元廷,佔據了大都。

只有少部分猛古高層逃脫,進入了草原上。

至此,大漢帝國正式一統中原。

張三丰在拜訪了劉辨,與他詳談了一次之後,宣佈歸附為六扇門客卿。

其後武林各派相繼歸附,正式接受六扇門的統治,一體納糧,遵紀守法。

不服從的,要麼離開中原,要麼被剿滅。

大量的氣運匯聚,劉辨看了一看,足夠建立運朝所需了。

此時,賈詡傳來錦衣衛的情報,說冀州袁紹有了異動。

原來在劉辨連下數州,孫堅歸降,袁術敗亡之際,袁紹就感覺到了大勢已去。

即使是那些心有不甘的世家大族,也不得不悄悄向朝廷表忠心,表示願意當帶路黨,幫助朝廷剷除袁紹。

畢竟雖然不滿朝廷的政策,但是實在是打不過,只好加入了。

不然去得晚了,連湯都喝不到一口了。

袁紹對於自身的處境心知肚明,於是召集了麾下心腹謀士,商量何去何從。

荀諶、郭圖、辛評、辛毗等潁川謀士建議袁紹投降,袁紹有所意動。

田豐諫言道:“我等皆可投降,唯獨主公不能降。

我等投降,尚可獲得官位,甚至封爵。

主公投降,即使不被暗害,也可能遭到幽禁。”

因此他提議不如舍了冀幽二州,遠征遼東,在三韓之地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