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蝗災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每一個修煉有成的武將,力氣都遠遠超過普通人,堪比人形怪獸。
只是這武將修煉有點像武俠小說裡的外功,雖然力量很大,但是沒有養生的功效,到了年老的時候就會體力下滑。
每一家的修煉方式都各不相同,不太成體系,也沒有什麼境界劃分。
大家都是根據各自的戰力表現,將武將大體分為三流武將、二流武將、一流武將。
不過這個界限也不是很明顯,根據各自的戰鬥風格,或者精神狀態的不同,有時候三流武將也能跟一流武將大戰幾十回合。
隨著皇家圖書館的不斷充實,劉辯將之對新招攬到的文臣武將進行了開放。
在這裡,常常能夠看到他們流連忘返的身影。
從現代世界弄來的各種農作物種子已經在各處皇莊裡種下。
劉辯還專門搭建了一批大棚,用來種植不符合當前節令的農作物。
到了明年,這些農作物就能進一步地擴大種植。
如今內閣之中有了荀彧、荀攸、陳宮、劉曄等人,政務方面不需要劉辯操心,他們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軍隊方面,有著盧植等人掌控,加上不斷有猛將來投,被劉辯安插進入軍中。
即使職位不高,但是也極大地分散了西涼軍將領對軍隊的掌控力。
軍權被劉辯牢牢地抓在了手中,西涼一系的將領再也無法發動任何叛亂。
劉辯又參考了後世天朝的軍隊制度,將軍制進行了改革,廢除了許多雜亂的軍事職位,使軍職層級變得更加簡單分明。
取消了郡國兵等地方軍事編制,只有統一的朝廷軍隊,而且都是脫離了生產的職業軍人。
這個命令遭到了許多老臣的極力反對,理由是朝廷根本養不起這麼多的職業軍人。
不過有著盧植等武將的支援,這條命令仍然被劉辯執意推行了下去。
他們這一批劉辯的真正心腹都明白,有著世界通道存在,大漢以後都不缺糧食。
不過那些野心家卻在暗中狂歡,認為劉辯昏了頭了,此舉無異於自掘墳墓。
袁隗將訊息傳遞給了袁紹袁術兩兄弟,令他們更加安心地發展起自身來。
同時,劉辯在軍中組建了參謀部,設定了參謀作為主將的副手。
參謀除了負責出謀劃策,主要負責軍隊的思想教育,對軍中將士進行忠君愛國的教育。
另外劉辯又設立了錦衣衛,以賈詡為指揮使。
不過這錦衣衛與明朝的錦衣衛不同,只負責軍情,相當於軍情局。
九月末,飛蝗起,赤地千里。
地裡的糧食與秧苗都被啃食一空。
尤其以關中以及洛陽一帶的朝廷控制地盤裡,災情最為嚴重。
劉辯明白,這就是漢朝氣運衰竭的表現。
王朝末年,往往伴隨著各種天災人禍。
不過劉辯以及他的心腹大臣們都很淡定,因為他們都知道在另一個世界裡糧食非常多,有錢就能隨便買,根本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