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倩女幽魂(第1/2頁)
章節報錯
12832點傳道度,同時每天還在增長300+,總體而言,已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整個道門還是太小,加起來也才8000多人,羊毛已經薅了一大半,尤其是幾位真人,都快被李彌給薅禿嚕皮了。
接下來只能走另外一條路,就是開闢新市場,擴大受眾。
李彌自己來傳道,現在很缺平臺,自身老君山道場正在改建之中,還要大半年才能落成,屆時才能守株待兔,坐在山上就把傳道度給賺了。
十天後的品丹法會暗流湧動,已然成了巨無霸的佛門和即將崛起的道門的第一波正面碰撞,不知多少有心人暗中關注,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舞臺。
但長期來看,還是要更普遍的和廣大群眾聯絡起來,整個天夏十二億人口,但凡能夠讓大家對道產生興趣,產生嚮往,不需要虔信,都意味著將會是海量傳道度收入。
而這些,就需要文學、影視、傳媒來推廣了。
閒暇之餘,李彌也看了不少歷史熱門影視速覽,情況不容樂觀。
佛門很顯然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用於宣傳,整個武俠片品類幾乎成了佛門宣傳片。
出場的前輩高人,天下第一必然是一代高僧,度化和超度了不知多少江湖敗類和魔頭,英俊少俠大多成了佛門俗家弟子,就連女俠也有不少在家中供奉觀音像,“玉觀音”更是江湖頂級綽號,基本只有女主女二配得上。
這等電視劇電影數量及其龐大,雖然有些精品,但攔不住套路重複,頗有些前世抗日神劇的韻味,廣大群眾已經審美疲勞。
與之相反,關於道門的電影電視極其罕見,即使有,也多是作為和佛門對抗不自量力的反派,道門一眾先賢,除了老子無人抹黑,其餘都被打入“道門胡吹”的範疇。
過去的道門沒有大宗師,只能低調行事,自然不敢宣傳,但現在,已經和佛門正面碰撞的同時,也到了必須發出聲音的時候。
無論是從擴大道門影響力,還是嘗試傳道度新渠道來說,試著搞一部宣傳道門的電影抑或電視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於內容,李彌很快就聯想到了一大堆前世精品,最終還是選定了——《倩女幽魂》。
這部劇場景不算大,特效佔比少,但劇情非常出彩,男女主寧採臣和聶小倩的人鬼戀能夠吸引年輕人入場,而道士燕赤霞的俠義精神,才是全片最高光也最精彩的。
李彌神魂經過赤海界三年修行,已經蘊養出十二真人,前世記憶,哪怕早就遺忘,但亦能從記憶宮殿的角落之中翻找出來,歷歷在目。
前後數個版本的《倩女幽魂》,加上各種聊齋流網文的演繹,很快李彌就排列組合出了一種最精華,最熾熱,也最飽滿的劇情。
洋洋灑灑寫下了上萬字大綱,李彌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找編劇給編成劇本,找影視公司來製作了,以道門的人脈,毫無難度。
李彌拿著劇本就去找守常真人,其餘幾位道門真人已經各自回返了,熱鬧的白雲觀也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守常真人聽完李彌的來意,看著《倩女幽魂》大綱,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真人,可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