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戰起(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歲幣具體負擔如何,不做細究,但北宋憑藉著澶淵之盟,在邊境搞榷場貿易這件事,是讓宋王朝賺得盆滿缽滿。
無論是物質生產還是文化輸出,完全可以碾壓同時期的遼朝。所以我們就看到,在榷場貿易中,宋王朝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產品暢銷大遼,由此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遼國的產物卻幾無銷量,基本上就是賠本賺吆喝,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順差極大。
所謂的歲幣,在榷場交易之中都賺了回來。
這經濟層面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層面的入侵。
契丹的遼道宗曾言,“吾俢文物,彬彬不異中華。”可以說當時的契丹高層都開始仰慕中原的文化了。
從文化戰的角度,也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只是前宋之人,沒能把握這樣的機會,使得澶淵之盟變成了恥辱。
但韓巍以為,事有兩面,與北乾訂立盟約,有利有弊,不可一言蔽之。
就當這位新任的兵部郎中說出這話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御林軍中郎將林不忌差點跳了起來。
“你這是叛國!”
熱血青年,總是容易上頭。
而韓巍卻屹然不動,自是看向在座若有所思的諸位大佬。
林不忌見此情形就要跳起來打人,就在他起身之際,從主座之上傳來了吳克明的聲音。
“不忌放肆!”
吳克明低沉的聲音傳來,頓時讓剛剛熱血上湧的林不忌冷靜了下來。
“不忌,武英殿上失儀,還請大都督,諸位大人恕罪!”林不忌立刻躬身行禮道賠罪。
吳克明沒有開口,一邊的兵部尚書李澄光笑道,“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不忌一心為國,豈可因此等小過罪之?!坐吧!”
兵部尚書開口,也就意味著給這件事情定性了。
同時也表示,這位李大佬,對於兵部郎中韓巍的看法是持支援態度的。
從一開始,這場軍事會議的目的就是討論,到底是打一家還是打兩家?
御林軍中郎將林不忌固然是青年熱血,但他的話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反而是韓巍的話,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峻嶽,你繼續說!”
峻嶽,為韓巍的表字,李澄光既是韓巍的上司也是他的長輩,以此稱呼合情合理的同時,也表現了他對於韓巍觀點的支援。
得到了兵部一把手的肯定,韓巍也自信了起來,“諸君,我以為與北乾和談,並非恥辱,而是要看著和談帶來的利弊。漢有白登之圍,唐有渭水之盟,不過是一時之選。何足道哉?!楊太子太傅在與北乾開設邊境交易市場之時,便曾經有過以經濟之道鉗制北乾的想法。
下官不才,曾於翰林院通文館中拜讀楊太子太傅之手稿,小有心得。若是我等假借盟約之盟,擴大與北乾的交易,使得我大周之商品、錢幣佔據北乾。”
韓巍的話語中描繪出了一個可怕的場景,對北乾來說無比可怕的場景。
大周的商品、錢幣佔據了北乾的市場,大周的文化被北乾的貴族、平民所推崇。
那這樣的北乾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無須刀劍之利,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佔據北乾。
韓巍此人的才華確實不凡,只是藉助楊清源的一份手稿,便已經制定出了一個透過經濟戰和文化戰來對付北乾的計劃,雖然這份計劃顯得很稚嫩,但核心已經八九不離十。
而韓巍描繪的場景,也讓不少人心動。
戰爭是要死人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若是在可以單線作戰的情況下,去選擇兩線作戰,絕對是不明智的選擇。
會議上的風向開始偏向了韓巍。
“此言不然!”
一直當透明人的王華開口了,他此刻身居中極殿大學士,雖然不是內閣首輔,但中極殿確實二閣四殿之首,朝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華將是未來的內閣首輔。
韓巍想過軍方中的大佬會有人來反對他的觀點,但沒想到第一個旗幟鮮明反對的,是這位中極殿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