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議事(第2/4頁)
章節報錯
“南疆多山,少耕田,而且糧草運送困難。不過在仲夏之時,交州曾向神武軍運送了大批糧草,合計兩百三十萬石。神武軍此時也應該是糧草充足。”
“西域都護府,因為西域諸國今年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西域都護府大都護王誠嗣大量收購了低價糧草作為大軍的儲備糧,糧草充足。”
原戶部尚書趙鵬程已經告老還鄉,新任的戶部尚書齊原,乃是數算之道的高手,曾任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國子監祭酒,戶部侍郎。
業務能力極為紮實,尤其擅長算錢,一分錢在他手裡能掰成兩分花。
此等另類的吝嗇也算是歷代戶部尚書的特性了。只要在這個位置上就不可能大方起來。
說完了糧草,齊原又說起了國庫的銀錢。
“國庫之中,尚有銀錢,五百十三萬七千九百五十五兩。”
只能說不愧是戶部尚書,這精準的資料讓不少人,特別是武將臉上露出了笑容,有錢就意味著能打仗。
“不過,其中有四百五十七萬兩已經做了明年各處需要花錢的預算,不能輕易挪用。”
這句話頓時讓剛剛臉上有了笑意的人笑容一滯,不善算數之人已經開始想辦法撥算盤了。
原本以為國庫之中有這麼多錢,那還不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結果轉頭你告訴我,國庫之中能用的錢不足五十萬兩?!
這種情況是最難受的,若是國庫裡沒錢,他們也就死心了,但現在國庫有錢,卻得用到別的地方……
“齊大人,這個錢能不能暫時挪用一下。”吳克明一改往日中正的形象,笑容之中帶著肉眼可見的諂媚之意。
這個反差讓在場的一眾高官大將都猝不及防。
完全沒想到這個大周參謀總部的總參謀長竟然還有這樣的一面。
面對吳克明突如其來的諂媚,齊原斷然拒絕,“吳都督,非是我齊某不識好歹,只是這些銀錢不能動啊!”
“這一筆五十萬兩,是朝廷撥給益州、楚州,修繕大江水壩的。”
“這一筆七十萬兩,是朝廷撥給揚州清理運河,疏通漕運,開鑿新船道的。”
“這一筆,是為了重建暴風之後的閩州。”
……
這一筆筆錢,都是落在實處上的,哪一筆都不好擅動。
“這個,齊大人,我記得揚州段的運河才修繕了沒有幾年啊!要不這筆錢就先緩緩,暫時挪用為軍費。”
齊原聞言當場就急了,“這絕對不行,揚州邗溝段的運河,暗礁叢生,淤泥易積,必須時常破礁石,清淤泥,才能保證其航運之暢通,否則淮南淮北的鹽業,商業,貨運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兩位大佬為了這筆錢,扯皮了半天,但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吳克明卻沒有辦法從齊原的手中多要到一分錢。
齊原是個有原則的,倒不是他不顧大局,不支援朝廷的戰事,只是他覺得主動出擊沒有必要。
大軍主動出擊和被動防守,消耗的錢糧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在齊原看來,四境兵馬,只需要防守保證防線不失即可,吳克明為首的軍方將領還是太過渴望軍功了。
齊原不是不支援打仗,而是他不支援他覺得不必要的戰爭,這錢花在朝廷的民生工程上豈不是更划算?!
吳克明不愧是謀將出身,在摸清楚了齊原想法之後,立刻有了新套路。
“齊尚書,我等打仗也不是為戰而戰,乃是為了大周發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