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完顏陳和尚傳令,右翼的忠孝軍精騎繞行敵後,一旦楊清源被中軍纏住,就從後方夾擊敵軍。

左翼的潰兵退後重整,以備再戰。

不愧是能多次擊敗大乾軍的名將,即便是左翼已然潰敗,依然不慌不亂,做出了最佳的選擇。

天覆陣一成,則中軍厚重,楊清源的七千游龍騎,不可能輕易撼動。

而忠孝軍的鐵騎從右翼繞行至其背後,若是楊清源進攻受阻,便可和正面的中軍前後夾擊。

若是楊清源部後退,也可乘機掩殺,是一招妙手。

隨著完顏陳和尚的一道道軍令發出,將臺之間的中軍兵馬開始變幻陣型。

五十個方陣,其中二十六個化為圓陣居於中央,使得中部的兵勢厚重,剩餘二十四個方陣,六陣一組,列於四角,與圓陣相互呼應。

只要圓陣纏住敵人,方陣便立刻可以攻擊天策軍的側翼。

十二萬五千兵馬,化為一座大陣,擇人而噬!

有這十二萬精銳步軍。完顏自信能夠抵擋住對方的正面衝擊。

只要楊清源的第一輪衝擊被擋下,那他的後手便會發揮作用,徹底擊潰楊清源。

反觀,楊清源在殺穿左翼騎軍之後,並未繼續衝擊,反而停在原地,讓七千游龍騎處理傷勢,不論是人馬,都需要恢復體力。

方才那一番交鋒,游龍騎固然是所向披靡,卻也折損了近百精騎,還有八百餘人帶上,其餘將士也消耗不小。

當然剩下的兩萬三千人也沒有閒著,其餘將校皆按照楊清源的部署,在楊清源擊潰敵軍之後,從敵軍潰口殺入擴大優勢。

楊清源不知道,他休息的這番動作,讓完顏陳和尚的壓力更大,這七千人馬即便是在休整之時,依舊是井然有序,真是當世強軍。

一刻鐘後,游龍騎再度上馬,向著中軍緩緩御馬而去。

有了左翼騎兵的教訓,從右側繞行的忠孝軍騎兵,謹遵完顏陳和尚的命令,只等楊清源出擊,絕不與游龍騎正面交鋒。

楊清源看向前方靺鞨軍的天覆大陣。

這十二萬五千的靺鞨軍,最前方的乃是忠孝軍的精銳。

完顏陳和尚繳獲掠奪所得的兵甲原本裝備了一萬忠孝軍的步卒。

此時一萬忠孝軍的裝備已然可以和周軍比肩。

遠遠望去,中央圓陣的靺鞨軍步卒,身披玄甲,手持丈二長槍,在陽光之下,寒芒畢露,攝人心魄!

此陣的前方,長槍如林,鐵盾如牆,陣型延綿不絕,相互呼應。

換了一人都要稱讚一句,“完顏陳和尚,當時名將也!?”

但不幸的是,完顏陳和尚遇見了此刻的楊清源。

在道瞳和天算雙buff加持下的楊清源。

衝破敵陣,把握戰機的能力,不下於項王和冠軍侯。

如此陣型在楊清源眼中不過爾爾!

“駕!”

七千游龍騎,在楊清源的引領之下,開始緩緩向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