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數次,最後一次,還從廚房要了一把精細鹽,撒到了宣紙之上。

待到其被楊清源的純陽內力烘乾之時,宣紙已經呈現微微的暗黃色,像極了陳年舊紙。

李莫愁看著兩張被楊清源造出來的陳年宣紙,滿是驚奇。

和楊清源相處了一段時間,才發現這個人真的很有意思!

便是當年的陸展元在才學之上,也遠不如他!

還好楊清源不知道李莫愁在想什麼,要是知道,說不定會覺得委屈。

竟然落到和陸展元比較的地步。

作為江南兩陸之一的陸展元固然有點本事,也算是江湖之中讀過書的人,但是遠不和楊清源相比!

楊清源雖然沒有參加鄉試!是靠張三丰的舉薦信直接參加的會試和殿試!

但朝中知道楊清源身份的人,並不算多!

楊清源能在會試和殿試之中,奪得地榜榜眼!其才學絕不是陸展元這般看了幾年書的江湖人士可比的!

鄉野並非沒有遺賢!

但是很少!

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便是翰林出身。

比如半癲半狂的唐寅,原本也是該是一甲中人,或者是二甲前十。

難得出個不是進士的徐文長,那也有秀才功名!

大周的大環境下,民間有大才而隱者,幾乎是沒有的!

拿楊清源和陸展元比較,實屬欺負人了!

楊清源當然不知道李莫愁在想什麼,看到她發愣便開口說道。

“麻煩李道長,在這張宣紙之上,再謄抄一遍剛才的武學!”

說著,楊清源自己也開始在以茶水做舊的宣紙之上開始謄抄東瀛文版的《碎骨掌》。

一夜時間,楊清源和李莫愁完成了造舊工程!

中山王府。

“大哥!我們難道就此罷手!看著文頡死在楊清源和李尋歡的手上!”

當代中山王徐忠壽聽著二弟徐膺緒的話,也是左右為難!

不得已將目光轉向了自家最小的妹妹徐妙雲!

徐妙云為中山王徐天德最小的女兒,年不過二十,但智謀眼光還在幾個兄長之上!

“小妹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