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個陣容自從大理寺落寞之後就沒有出現過了。

三司會審,表明了周帝此時徹查此事的決心。

一旁的彭城伯等人臉都綠了,原本還想透過查封漕運之事將楊清源收拾了,就算不能將其免職,也至少能阻礙楊清源繼續查下去,沒想到這姓楊的如此心狠手辣,竟然直接把桌子掀了。

一旁的劉賓看著自家起身自信而立的兒子,在這一瞬間感覺自己的紈絝兒子成長了,以一人之力壓制殿內彈劾眾臣的壯舉,雖然不是自己兒子謀劃的,但是由自己兒子親自完成的。

讓劉既白跟著楊清源,或許是自己在教育兒子上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了。

劉既白能跟著楊清源、李尋歡這幾人進學,日後必有精進。

同時,這個立於朝堂二十年的老官僚,也讚歎楊清源的計劃。

若是漕運的問題由楊清源提出,就算周帝再信任楊清源,在其眼中,可能會有別的想法。

勳貴集團剛剛彈劾了楊清源,楊清源就舉報勳貴集團在漕運上做文章,即便確有其事,但也免不了攜私報復的嫌疑。

由劉既白出手,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劉既白是戶部漕運司駐碼頭辦事處的主管,由他來揭露漕運上的問題是最合理的,最後由楊清源補刀,一擊必殺。

原本以劉賓的處世哲學是不會摻和這場鬥爭的,因為一旦參與了漕運之事,就預設站到了楚王的對立面,得罪一個有可能繼位的皇子,這種事情作為一個官場老油子,是不可能做的。

但是楊清源這次捅出來的事情太大了,涉及國庫糧倉失竊,別說查實,就算是沾上一點,楚王也應該與大位無緣了,為私利而損國,這是陛下不能容忍的。

劉賓也順勢站位,分潤一分從龍之功。而自己的兒子還賺了一份大功勞,直到散朝的時候,劉賓心中還是樂呵樂呵的。

散朝之後,楊清源和李尋歡正欲回衙繼續辦案,一個傳音叫住了兩人。

“楊大人!李御史!二位留步!”

東廠廠督曹正淳出現了楊清源和李尋歡的身後,應該說不愧是朝廷明面上唯四的洞玄境高手,確實不凡,一身純陽的天罡童子功,深不可測,不愧是東廠的一把手,周帝身邊的貼身保鏢。

楊清源和李尋歡停下了腳步,看向笑眯眯走來的曹正淳。

不得不說,曹正淳確實是高素質的表現,別看朱無視和他那群義子都正氣凜然的,但是在待人接物上,還真比不上曹督主,對待曹督主一口一個曹閹狗。

反觀曹督主,那就不一樣了,一口一個神侯,一口一個海棠姑娘,最過分的時候,也就是個喊個朱鐵膽。

先不論對錯,就憑這文化修養,曹督主也算是個可愛的反派,特別是在現在,他還沒有掌權的情況下,連個反派都算不上。

曹正淳也是比較欣賞楊清源、李尋歡,兩人雖然都是清流出身,但是沒有一般書生的迂腐,對待他們這些閹人沒有什麼鄙視之意,給人的感覺就是值得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