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此時的李尋歡原本的人生軌跡已經被改變,並沒有因為胡云冀的彈劾,心灰意冷就辭官,而是被楊清源這個同窗一番勸解(忽悠),在督察院當上了監察御史。

雖然內心吐槽,但是楊清源臉上還是不能表現出來,“看來此番京畿巡查,李兄收穫頗豐啊!”

李尋歡搖了搖頭,“收穫頗豐不敢說,但確實觸動不小!”

李尋歡講起一路所見所聞。

追查朝廷官吏貪汙舞弊本是他的職責之內,這不足以奇,但是更讓李尋歡心驚的是江湖人士對於地方治安的破壞,對於民生的擾亂。

他在中州巡查三月,江湖仇殺不計其數,被江湖紛爭所襲擾的百姓不知幾何。單單滅門慘案三月之內就多達六起,其中還有一人是一縣縣令。

這還僅僅是中州一地。京畿重地,天子腳下,尚且如此,況於旁州乎?

今日街頭之事,便是江湖之於天下的縮影。

“此次隨左都御史巡查京畿,我才知清源你所言‘秩序’二字!包含深意!”

李尋歡出身書香門第,雖然得奇人傳授一身所學,但是對於江湖瞭解不深,原著之中,也是在被胡冀雲彈劾後,李尋歡才步入江湖,成為一代名俠。

現如今,李尋歡站在朝廷的角度看江湖,確實亂象頻生,於社稷不利。

聽著李尋歡一邊喝酒,一邊吐露著見聞心德,楊清源知道,自己在他心中種下的那顆名為秩序的種子已經發芽。

“李兄能有此見解,我心甚為開懷,來!我敬李兄一杯!”

同道之人再多一個,楊清源欣喜不已,舉起酒杯。

“清源且慢!”

但此時楊清源已經一飲而盡。

“李兄何事?”

楊清源疑惑。

“額……沒事了!”

李尋歡看著豪邁飲盡杯中酒的楊清源,不由以手扶額,心中默數。

“三!”

“二!”

“一!”

“嘭!”

一聲脆響,楊清源的額頭重重砸在了酒桌之上。

自己能喝多少酒,楊兄你心裡沒數嗎?

楊清源雖喜好美食,但酒量驚人得差,能半杯醉倒,那就絕不喝完一杯。

李尋歡看著醉倒在桌上的楊清源,一臉苦笑,上一次楊清源醉倒也是陪他喝酒,也是在這青蕪院,多虧了青蕪院的院主差人送他回家,看來這次又要麻煩青蕪院主了。

李尋歡從楊清源的身邊拿起了一壺,一個人獨酌了起來。

“李探花!”一個纏綿入骨的女聲自李尋歡和楊清源的雅間之外傳來。

雖不見其人,但是從其聲音之中就聽出令人心神動盪的無限媚意。

李尋歡隔著雅間的簾子對著外間身影起身一揖,“我這位楊兄再度酒醉,又要勞煩夫人安排人送他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