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趙雲會不計後果的渡河截殺,魏崬吩咐屯田衛日夜不歇地急行軍。

即便這樣,也沒人高對魏崬說一聲抱怨的話。

可見白天射殺折返同仁的一幕太震撼人心了,殺雞儆猴的效果槓槓的,以至於留下的人對魏崬充滿敬畏。

魏崬感受著眾人畏懼的目光,又想到即將在京兆的風光日子,魏崬感覺急行軍一天的疲勞瞬間一掃而光。

瞥了眼左右的北屈縣令和縣丞,這兩位可真是難得的人才。

要不是他們兩個獻城又獻計,以世族那些人的尿性,他魏崬反叛就是自找死路。

世族給錢給糧又如何,難道看著世族那些支援,他真能抵抗赤旗軍的一次衝鋒?

魏崬打死不認為自己是趙雲的對手,所以當時世族慫恿他的時候,他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且只拿錢不辦事。

最後世族的使者沒辦法了,讓他去見北屈縣令,這次他很快被北屈縣令說服。

他不知道北屈縣令是不是世族的人,不過不要緊,以後就是他的人了,不聽話要問問他手裡的刀利不利。

在離左馮翊城三十里停下,為了避免誤會,魏崬派縣丞進城說明了情況。

左馮翊守將是董卓的弟弟董旻,董旻派出快馬到京兆稟明瞭情況。

董卓接到弟弟的情報,一開始並不在意,只是和李傕等人宴會的時候隨口提了下。

被有心表現的賈詡聽到了,後者立刻出言勸董卓善待屯田衛。

“相國,幷州三大糧之名已經響徹宇內,曹操等人費錢千萬才得一斤土豆種子,相國一次得三樣種子,此乃天命在公,有兩種又有良工,相國大人可以很快屯田有成,此乃廣積糧,緩稱王之計也。”

董卓面上露出一些興趣,人總是吃一蟄長一智的,洛陽的失敗也讓他不斷吸取教訓。

“廣積糧,緩稱王?不妨說得詳細些。”

賈詡緩緩道:“此天下大亂之際,漢室衰微,諸侯並立,正是改天換地之良機,然而出頭之櫞先爛,相國在洛陽行事不正如此嗎?操縱權柄,私握神器,所以諸侯圍攻相國,倘若相國與諸侯易位而處,相國還會被圍攻嗎?此乃緩稱王。

為軍者,當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乃是大軍命脈,古今多少戰事不是兵敗,而是毀於糧草,今日魏崬送來土豆三作物,相國如果在長安屯軍,而後吞涼州,他日東向吞天下亦未嘗不可也。”

董卓漸漸被說動,西奔以來,他一直反思自己的問題,也一直不得要領,今日反而被李傕帳下一個小謀士一言點醒,可見自己也是有猛將良相的,他年奪天下又有何不可。

董卓眼神複雜地看了眼賈詡,後悔怎麼沒有早日發現這顆明珠。

“文和以為本相該如何對待魏崬?”

賈詡沒有推辭,直言道:“可擢其為屯田校尉,令其在京兆屯田推廣三大作物,待來年豐收後再成倍增長,詡聽聞一斤土豆或者紅薯,可收成數十斤,不出三年,天下無災矣,周赫可當聖人之名。”

董卓一開始聽著很高興,聽到最後一句話臉就拉下來了,他的脾性再西奔後已經變好了很多,要是在以前鐵定扔刀片過去了。

天下沒有不通風的牆,周赫何人,董卓聽過,知道他可能是週三的兒子。

以幷州和朝廷的貿易關係,每每有好的武器裝備研發出來,首先供應的便是週三所在的朝廷,諸侯的高層多番調查,周赫和週三的關係不免被扒掉面紗。

週三可是他的大仇人丁原的義子,也是當年讓他狼狽西奔的罪魁禍首。

董卓很快冷靜下來,他不急要算賬也要等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