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河北日刊》主創人員抵達晉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印刷業務的活字印刷一環。

如何安排諸胡部落就是郭嘉的事情,比如遷一些人去潞縣採礦,選一些擅長騎射的胡人編成休屠義從。

而留在原來居住地的,如雲中、朔方諸郡的胡人,因為其首領被留在了晉陽,需要重新選出具體管事的人,並派遣官員去協助管理地方。

不過這些都不是周赫關心的,顯然蔡琰的興趣很快也會從這裡挪開。

等活字印刷部一搬進晉陽,周赫便投身其中,連原來覺得美味的饅頭都不香了。

蔡琰被周赫下了封口令,只能在一旁看著周赫忙碌。

看著周赫笨手笨腳的樣子,不對,又沒手又沒腳,只能說是笨蹄。

蔡琰恨的牙癢癢,可是周赫不讓她碰,只能允許她看已經排好版的那部分。

又過了半月,朝廷的旨意送達,同意認命蔡邕為幷州牧。

周赫所不知道的洛陽德陽殿,對於蔡邕的任命進行過一番激烈的探討,分為支援和反對兩種意見。

蔡邕是被董卓啟用的,雖然對他為官風評有些影響,但也無傷大雅。

這一世董卓敗的太快而且沒死,蔡邕在朝中的口碑只能說褒貶不一,甚至多數人對他還有同情心。

沒看到許邵那個無良作者將人家蔡氏一門寫的多慘,父親因為說了一句同情董卓的話,就被王允搞死,女兒初嫁喪夫,後來又被胡人擄去,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人間慘劇莫過如此。

所以當時《三國演義》寫蔡邕死法的時候,包括蔡琰被擄走的苦難經歷,蔡琰鬧過很大的脾氣,周赫則以停筆相逼,才勉強讓蔡琰接受兩種結果。

其他的周赫都可以讓,可以無限寵紅衣,唯獨維護原著這一點他寸步不讓,畢竟抄人家的已經很沒道德了,還將人家的心血篡改得面目全非,那是畜牲能做的嗎?

所以朝堂中,反對派以王允為首,自然不是因為《三國演義》的捕風捉影,王允是真的認為蔡邕一介書生當不起一州之牧的大任。

但在有心人眼裡,王允就是公報私仇,就是眼裡容不下沙子,所以反對聲音很快就被撲滅。

畢竟但多數人都是理智的,蔡氏既然能控制幷州和胡人,那如果她縱容胡人南下寇掠的話,滿朝文武誰能低檔?

丁原倒是可以,但是人家丁原父子是主張對蔡氏施恩的。

蔡邕赴任,蔡氏舉族遷往幷州。

蔡邕不一定能當好幷州牧,但是其一份拳拳之心卻是被全京師的人稱道。

看看,人家父女戍邊還不夠,還要舉族替天子牧諸胡。

……

“紅衣,我們再開一二三四本新刊。”

蔡琰搖頭否決道:“不,我要去接我爹。”

“丈人啊,那是必須要去接的,要不咱把人接回來後繼續開刊?”周赫堅持道。

“為什麼?一下子要開這麼多,手好累。”

蔡琰一臉不情願,突然意識到什麼,跳了起來質問道:“丈人一詞作何解釋?小紅你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想法?”

周赫急忙搖頭否認:“不,我沒有,你想多了。”

為了表示清白,周赫繼續解釋道:“丈人者,形容人格偉大,在我眼裡蔡師傅乃是文學巨匠,其人格魅力崇高無比,我稱他為丈人是非常合理的。”

“我對丈人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又如黃河之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蔡琰半信半疑地止住周赫鬼扯,她覺得後者今天有古怪,解釋的太多了。

周赫意識到不妥,不能再讓紅衣繼續問下去了,急忙岔開話題:

“現在用的是活字印刷好不好,不會再讓紅衣辛苦抄書啦。”

“對哦,我都忘了,可是你為什麼要開新刊?”

“因為讀者可能不喜歡我做馬,所以我要當奮鬥不息•馬了!”

蔡琰已經免疫周赫的神神叨叨,讀者遠在千里之外,兩個世界隔著千里誰會喜歡你,神經病。

周赫不知道蔡琰心裡罵他,知道了也不在意,紅衣最近老罵他,是不是預感到他快要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