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李易與何璐分別,先飛到了白池峰上。

“長老?你回來了啊。”

“嗯?是長欣啊,最近劍道修行得怎麼樣?”

袁長欣認真地說道:“承蒙長老教導,弟子如今已能勉強做到萬物為劍了。”

李易笑了笑,像袁長欣這種返虛修士來走劍道,十數天內達到萬物為劍算是基本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其威力。

隨手摺了根樹枝,李易把它丟給袁長欣,開口道:“來,對著我來一劍。”

袁長欣小心接過,心中有些緊張,閉眼,聚氣於劍,一道劍氣突然自那枝尖冒出,眨眼向李易劈來。

“不錯,已經有元嬰巔峰的力道了。”

點開面板,李易突然看向“儒道流”那一欄,心念一動投了500點進去。

感受著思路突然變得極其清晰的心神,李易一邊感悟著那儒道,一邊問道:

“那其他人呢?”

“大家稍慢一些,大概能以指尖斬出劍氣,威力大約在元嬰初期到中期之間。”

袁長欣說完,發現李易慢慢地向院內走去,連忙跟上。

等到了一張書桌前,袁長欣才看見長老停下了腳步。

拿出一沓白紙,靈氣流動,李易聚精會神,不一會兒,一篇擁有關於儒道流的劍道教材便被創造了出來。

“這個你拿好,按上面的話練一段時間,回頭再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這是……”

李易微笑,一股文氣透體而出,轉眼又被他轉化成了磅礴的浩然正氣!

“儒道流,算是劍道的一種分支,靠讀書學習凝練文氣,戰鬥時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實,經過剛才藉助面板對儒道的思考中,李易發現了他之前總結的一個疏漏。

一個劍修,如果要想用真氣轉換成文氣,不是隻靠苦修就可以的。他還得讀過許多名著,心擁許多知識,這樣真氣才會緩慢向文氣轉換。

李易先前之所以忽略了這一點,便是因為畢竟上輩子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算是達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轉化文氣沒有受到阻礙。

至於何璐的話……也許這正是她放棄儒道流的原因之一。

袁長欣的眼神漸漸亮起,他小心的接過李易手中的書,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

“儒道流,雖為劍道之分支,但卻與劍道關係不大。”

“劍修之中,修習儒道者,稱之為儒修。儒修者,修行至高深處,甚至可唇槍舌戰,口燦蓮花,言出法隨,一篇文章便可斬殺千軍萬馬!”

袁長欣心神一震,眼中光芒越發明亮,心知這便是適合自己的道路。

李易心中早有預料,就在他先前在國學中抄了一些詩歌糊弄人的時候,他便看出袁長欣對此很感興趣。

繼續往下看,袁長欣突然渾身顫抖,一股電流彷彿穿過他全身。

“但是,不管你修為再高深,身為儒者,必須要以這點當做行為準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轟!

一股白光突然沖天而起,筆直地散發白池峰的上空。

周圍有幾個修士駐足,想要靠近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可這時,主峰傳來一聲命令:

“李長老正在傳授高深妙法,本門任何弟子不得靠近,如若靠近,一律視為偷學道承,按叛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