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看完趙成章拍的兩部電影以後,方遠又著重回放了幾個細節的鏡頭。

反覆觀看幾遍後,方遠終於確定了一件事情:趙成章的基本功很不錯。

或許是攝影師出身的原因,他對於鏡頭的把控相當到位,機位佈置、景別景深、畫面處理等等都做得很好。

但似乎正因如此,導致兩部電影中都出現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有點過於炫技了,彷彿無時無刻都在炫耀他的拍攝技巧。

比如兩個人物正坐在房間裡談話,這個時候明明用正反打鏡頭拍就可以了,可他就是不用,非得用些花哨的拍攝技巧。

這本來倒沒什麼,要是拍得好誰都挑不出毛病來,可他往往是無意義的花哨,拍來拍去的,觀眾的注意力都被轉移開了。有時候一組鏡頭看完過後,觀眾連人物說的是什麼都記不太清楚。

鏡頭是為電影整體服務的,可到了他這兒卻顛倒了過來,這完全是捨本逐末了啊。

趙成章的電影中當然不止出現了這一個問題,但攝影方法上的錯誤的確是其中最顯眼的。

找到問題所在後,方遠關掉膝上型電腦,摩挲著下巴思考了起來。

這個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趙成章當時磨鍊數年才當上導演,可能是經驗不夠,又或許是過於相信自己的攝影技巧,才導致出現了這種比較顯眼的錯誤。

連著兩部電影的虧損,也讓他失去了投資商的信任,這之後甚至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過拍了好些年的綜藝節目,估計他自己也意識到了以前的錯誤,再加上綜藝圈的摸爬滾打,心態上也會大不相同。

現在的趙成章可能已經醒悟過來了,欠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已。

當然,方遠也明白這只是“有可能”,還有可能是趙成章根本沒有反省,依舊堅持自己以前的拍攝方法。

但即便是這樣,方遠也有解決辦法,那就是減少趙成章自由發揮的空間。

就像柏行拍《我是傳奇》那樣,把劇本、分鏡頭指令碼等都給出嚴格的框架,只准他在框架範圍裡拍攝。

採用這種模式的話,麻煩是麻煩了一點,可只要經常檢查,就不怕他又犯同樣的錯誤。

沒錯,方遠已經在思考等趙成章加入星火影視以後,該如何讓他上手電影專案的事情了。

至於為什麼要簽約他,原因很簡單,方遠看中了他深厚的導演功底。

趙成章這樣的人,開拓或許不足,但守成還是可以的。

放在電影行業裡,換句話說就是,讓他拍別的可能不行,不過拍拍續作絕對是能夠勝任的。

正好方遠手上有一個現成的電影系列,那就是《颶風營救》。

第一部電影裡男主單槍匹馬救回了被綁架的女兒,可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續作中隨著時間流逝,男主還將繼續營救自己的家人。

單看這一句簡單的梗概,續作的故事脈絡就很清楚了,家人被綁架,男主前去營救,家人又被綁架,男主又去營救。

總之,續作延續了第一部電影的核心思路,想方設法讓男主獨闖龍潭虎穴,去對抗那些窮兇極惡的敵人。

這聽起來就感覺有點重複,所以方遠一開始沒打算拍續作,反正第一部電影的故事也比較完整了,就這麼畫上句號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