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柏行嘆了口氣,一臉的痛心疾首,“我就是想不通啊,咱們一起拍了幾個月的戲,且不說他是演你的電影出名的,咱們都這麼好的朋友了,方導你也沒虧待他吧,待遇什麼的已經是業內非常良心的了。他怎麼就為了一點小錢,跑去華輝影視了呢?”

方遠說道:“人各有志嘛,他要去別的地方發展也是人之常情,好聚好散就行了,沒必要強求。”

柏行搖搖頭,仍舊有點想不通。

方遠看了看他的表情,沒去管他,見現場還沒有佈置好,於是在監視器上回看起剛才拍的鏡頭。

只是在看的時候,他一直有點心不在焉的。

剛才柏行這一說倒給了他一個靈感,是關於友情的。

友情,不同於其他情感,既不像愛情那樣自私,要求一個人對一個人,容不下第三者。也不像親情那樣,有牢固的血緣關係作為基礎。

這種看似如絲線一般牽連的脆弱友誼,有時弱不禁風,一點小利便能扯斷絲線,使朋友反目。有時卻猶如牢不可破的屏障,任憑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友誼依然緊密。

友情看上去聯絡薄弱,卻對每個人的人生都影響深遠,無論是誰,一生之中總有那麼一兩個朋友跟你關係親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最關鍵的是,在友誼中,朋友之間因為彼此恰當的距離,可以用相對平等的方式來相處,讓人有空間來喘息的成長。

兩個人的平等,這才是友誼的基礎。

方遠眯起眼睛,此時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面前的監視器上了,他發散思維,順著剛才的想法,聯想得更深更遠。

朋友間的平等有時是體現在身份和地位上,有時卻體現在內心裡,前者來的很容易,而後者則需要真正的友情才能做到。

就像方遠和張毅兩個人,在拍《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時候,兩人的地位雖有差距,但相差不遠,方遠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導演,唯一的作品是部網路電影,而張毅則是個演了十年戲也沒混出頭的小演員。

雙方地位相仿,所以相處起來很是自然,平時沒事總能聊上幾句,有事了也能約著一起出去喝酒,排解心中的苦悶。

但隨著方遠後來名氣飛漲,張毅這個二線演員越來越追不上他的步伐了,這種源於他們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也體現在了友情上。哪怕方遠還像以前一樣對待張毅,但張毅本人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放低姿態,生怕得罪了方遠。

還好,兩人之間的友情經得起考驗,並沒有因此而斷裂,在一段時間以後,兩人又找回了從前的那種相處方式。

因為有親身體會,所以方遠對於朋友之間因身份地位不平等從而影響友情的感觸格外的深。

兩個朋友之間,當彼此的身份發生變化以後,就像是走到了一個分叉路口,如果友情不夠緊密,那兩人就會走向不同的道路,從此形同陌路。

想到這裡,方遠忽然有了一個念頭。

那假如是兩個原本身份地位就不匹配的人呢?

就像是從兩條道路走回分叉路口一樣,如果友情足夠緊密,他們會不會忽視彼此的身份差距以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對方?

友情,友情。

方遠眼睛雖望著面前的監視器,眼神卻沒有焦距,嘴裡不斷念叨著這個詞語,他的腦海中逐漸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

“方導,我們準備好了,可以開拍了。”

一個工作人員的聲音打斷了方遠的沉思,他抬起頭,見所有群演都已經重新就位,兩個主要演員也準備好了。

好吧,還是先完成拍攝吧。

他把腦海中的想法放到一邊,那個暫時不用著急,還是集中心思先把眼下這部電影拍好吧。

“好,我們抓緊時間,再拍一條。”

“各組準備,三,二,一,開始。”

飾演副局長的泰國演員如之前一樣,從那棟不起眼的房子裡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