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這樣一個巨型的攝影棚,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簡直不計其數,同時它能帶來的收益也是驚人的,無處不在的廣告植入,使得節目一年的收益就相當於一個小國的年總產值。

採訪進行到末尾,主持人好奇地問道:“魏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楚門為什麼從來沒有發現真相?”

對啊,為什麼楚門生活了三十年都沒有發現真相?

這個問題簡直問出了影廳裡所有觀眾的心聲,袁波也露出了認真的表情,他很期待魏哲會怎樣回答。

作為一個業餘影評人,和普通觀眾相比,他對這個問題想得更深,考慮得也更多。

前面的那些問題和答案起到了豐富世界觀的作用,對真人秀節目的存在和運作方式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那就是楚門為什麼沒有發現真相。

沒有離開小島,可以解釋為他畏懼水,但沒有發現真相,這個問題就很令人費解了。

節目組的人手雖然多,但時間一長總會出現疏漏,比如那些成功闖入片場的外來者,或者像田穎這樣不願欺騙楚門的演員。

楚門的世界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三十年時間裡,他不可能沒發覺一點異常,那他為什麼沒有發現世界的真相呢?

這個問題能否得到合理解釋,將會直接影響到電影的基本邏輯。

袁波很期待魏哲的回答,或者說他很期待方遠的回答。

作為節目的一員,楚門被魏哲所控制,而作為電影的一個角色,魏哲又何嘗不被方遠這個導演所控制呢?

所以魏哲的回答其實也就是方遠的回答。

袁波神情專注,內心有些見獵心喜般的興奮。

銀幕上,魏哲眼神平靜,面對著鏡頭,淡淡地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會接受眼前的現實,就是這麼簡單。”

接受現實?

袁波先是一愣,有些不解,而後彷彿一道響雷在耳邊炸響,他忽然想通了其中的含義。

對啊,接受現實!

楚門接受現實,接受那些不合常理的地方,而我們,現實世界中活生生的每一個人,不是也一樣在接受現實嗎?

誰不曾有過凌雲壯志呢,但在現實面前碰壁後,多數人都選擇了接受這樣的現實,接受自己的缺點,一面告訴自己“我只是一個普通人,要學會接受平庸”,一面安心待在自己的“桃源島”裡。

當我們選擇接受,便意味著我們做出了改變。

改變當然有好有壞,但不幸的是,我們往往是在朝著壞的方向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