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差距和新電影(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懷著期待的心情拿出手機,卻發現一小時以前的訊息,沈蘭還沒有回覆自己。
或許她現在有事吧。
方遠有點失落,只好這麼安慰自己。
坐了一陣,他總是忍不住每隔幾分鐘就開啟手機,看有沒有收到新訊息,可是要麼沒有,要麼就是一些自動推送的新聞。
不行,不能再想了,不然非魔怔了不可。
方遠攤開筆記本,準備寫寫劇本,分散一下注意力。
寫什麼好呢?
他思索著。
忽然一句電影的臺詞闖入了腦海。
“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愛的人,不然怎麼能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重要呢?”
這句充滿人生哲理的話出自《本傑明·巴頓奇事》,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叫《返老還童》。
這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講述了男主一生的故事。
故事的男主人公本傑明與常人不同,他一出生就滿臉皺紋身體佝僂,不像一個嬰兒,倒像是個垂死的老人。
他的母親因為生產導致大出血而死,而他的父親接受不了這樣一個畸形的孩子,將本傑明遺棄在養老院前。
幸好有個好心的女人發現了他,並將他留了下來。從此,本傑明就在養老院裡同一幫垂垂將死的老人一起生活。
事實上他雖然心靈是個小孩,但外貌看起來和老人沒什麼區別,所以他和那些老人們相處得很融洽。
也因為這樣的成長經歷,所以本傑明習慣了孤獨,看慣了生老病死,小小年紀就能用一雙平和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
十來歲的時候。本傑明喜歡上一個叫黛西的小女孩,但與眾不同的外貌,使他只能把愛慕之情默默放在心裡。
隨著年歲漸長,就像電影名字一樣,他慢慢地返老還童,身體一天天變得年輕,於是他離開了養老院,出去闖蕩。
他和一個女人相愛又經歷別離,親近的人躺在他懷裡去世,嘗過生活的苦頭和甜頭之後,本傑明回到了養老院,這時他已經是個強壯的中年人了。
他又遇到黛西,並和她相愛。親生父親身懷絕症前來找他,父子最終達成和解。
這之後本傑明與黛西經歷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盡情享受了愛情的甜蜜。
但他終究與常人不同,愛人一天天老去,他卻一天天年輕。這個問題就像一座火山,也許他們能暫時無視它,但終有一天火山會噴發。
於是在孩子幾歲時,本傑明離開了家,獨自浪跡天涯,直到死前才重回家庭。那時他雖然長相如同小男孩,卻已是個痴呆的七十多歲老人。
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裡,他老得變成了嬰兒,終於有一天,他在黛西的懷裡永遠閉上了眼睛。
在給女兒講述完本傑明的一生後,年老的黛西也閉上了眼睛。女兒翻看父親在外漂泊時寄回來的明信片,找到了父親要對她說的話。
“不管何時何地做你想做的事情,永遠都不會晚。你可以改變,也可以不變,沒有硬性規定。我們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很糟。”
“我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時間。希望你能看到讓你吃驚的東西。希望你能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希望你遇到具有不同觀點的人,希望你過上令你自豪的生活。”
“如果你發現生活不如意,希望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在腦海裡放映完整部電影,方遠抬起手,擦去眼角的淚水。
這是部好電影,雖然沒有反派角色,沒有令人心跳加速的情節轉折,但看完電影,觀眾能清晰地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會被主人公本傑明永遠的童心和平凡生活中的偉大所感動,這種偉大,連死亡也無法戰勝。
下部電影要拍什麼?
方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提起筆,在紙上鄭重地寫下幾個字,“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