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的故事說起來很簡單,吳森在片中演了一個叫吳森的明星。

誒,這句話說起來怎麼這麼怪。

好吧,總之就是一個叫吳森的明星,在自己的大別墅裡開派對喝多了,第二天起床在泳池邊發現了一具死屍。

各種巧合的線索,讓他以為死屍跟自己有關。眼看就要身敗名裂,他必須在被人發現之前查清事情的真相,還自己清白。

但他以為的死屍,其實是想要進入別墅盜竊卻突然發病的小偷,後來小偷甦醒偷偷溜走。吳森發現自己藏起來的屍體不見了,到處尋找,於是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所以觀眾其實明白事情的真相,但主角卻不知道,還自作聰明地想要掩蓋,這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很多笑點,

“哈哈哈,太搞笑了。”

“哈哈哈。”

在觀影過程中,影院內笑聲不斷。

看完整部電影,方遠仔細琢磨起來。

和柏行不同,當時《外星異客2》一共才六千萬的投資,還找了幾個大牌明星。儘管人家看在柏宏達的面子上降低片酬出演,但畢竟咖位擺在那裡,演員片酬還是佔了製作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剩下的錢還要做密集的特效畫面就顯得力有不逮,所以成片效果就給人一種粗製濫造的感覺,最終導致口碑崩盤,票房撲街。

而吳森就很聰明瞭,沒去追求什麼高深的鏡頭語言、複雜的多線敘事,也不想著笑中帶淚引人深思,而是拍了一部純粹的喜劇片,各種包袱笑料不斷,再靠著自己多年的人脈,拉著一堆大小明星來客串,算是揚長避短了。

方遠摩挲著下巴。

雖說有些笑點比較低俗,中間劇情展開的一段也略顯無聊,但作為喜劇,它確實讓觀眾笑了。從這點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很成功的。

看來《大偵探》的確是個不容小覷的對手啊。

不過也是,總不能每次都指望著對手犯錯吧。

敵人雖然強,但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自己比他更強不就能贏了嗎?

第二天,遠端影視就針對《大偵探》的票房情況開了一次會議。

會議室內氣氛有些不妙,畢竟《大偵探》昨天的熱映大家都有所耳聞。

何林手中拿著一份資料,“《大偵探》公映首日的票房情況已經出來了,3300家影院上映,拿下了近5000萬票房,而這還有周五電影市場低迷的原因,接下來的週末兩天,預計的單日票房會達到7000萬,甚至8000萬。”

方遠有些驚訝,單日七八千萬啊,或許對那些單日就能過億甚至兩億的票房怪物來說還不算什麼,但是在如今這個檔期,已經是了不得了。

要知道《大偵探》總共才9000萬投資,票房要是能保持住這個走勢的話,製作方一星期不到就能收回成本,之後的票房完全是純賺啊。

何林等眾人緩了一下後,繼續說道:“而且,這部電影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並沒出現一邊倒的趨勢,所以口碑崩盤這種情況應該是很難出現了。對手如此強勁,我們想要在票房上競爭,很難。”

在座眾人都清楚,相比起來,後面的動作電影《極速狂飆》還好說,而《大偵探》作為喜劇片,很容易就能搶走劇情片的觀眾。

所以聽到這話,幾個高管竊竊私語一陣,然後其中一人說道:“既然正面對抗不行,那現在能跟院線方協商延後上映時間嗎?”

他們的想法是既然競爭不過,不如就果斷認慫,延期上映,說不定能避免票房上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