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決戰開封(八)(第2/2頁)
章節報錯
【奮鬥在五代末】 【】
領兵出城的反了,那守城的就能與其抗衡。
若是守城的反了,有出城的那四萬兵馬在,那造反者也要掂量下輕重。
將調兵權交給李重進後,範質立刻領三位樞相入宮面見符太后與幼帝。
經過一頓商量與扯皮,最終決定將所有重臣召入宮中,靜觀局勢變化。
歷來發生兵變時,文官集團都是這麼幹的,他們只是弱小的文人,除了對最終勝利者笑臉相迎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
趙匡胤真的反了,李重進帶兵平定叛亂,然後繼續尊郭宗訓為帝,這是範質所能想到的最好結果。
至於這個結果可能出現的機率,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範質說完後,魏仁浦緊隨其後出列:“諸位,李使相乃是太祖血親,其能征善戰在禁軍中亦是首屈一指,有李使相在,汴京定會安然無恙,還請諸位在這紫宸殿內靜待片刻,想必李使相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答覆。”
吳廷祚聞言,忍不住斜著眼打量了魏仁浦一眼,心道:這廝怎突然轉性了?
魏仁浦其實也是被逼無奈。
他知道趙匡胤一定會造反,再結合目前京中局勢,已經基本猜到了李重進的對策方針。
很顯然,李重進先下手為強,打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時間差,搶在趙匡胤造反之前宣佈趙匡胤造反,這樣就將主動權牢牢握在了手中,同時趙匡胤提前佈置的刺殺方案也再難生效。
如今李重進手握周朝皇室再加六萬禁軍,還有開封堅城為依仗,進可直接出城迎戰趙匡胤,退可守衛開封並召集天下節度使勤王。
天時地利人和李重進全佔。
無論怎麼看,趙匡胤都已處於全面下風,再難翻盤。
說到底,趙匡胤要想奪權成功,最要緊之處就在於提前刺殺李重進。
魏仁浦一直在幕後為趙匡胤出謀劃策,從未走到過前臺,他只要現在轉換門庭,事後李重進也難以清算他。
正當吳廷祚也想抒發一下高見之際,殿外突然傳來內侍張德均的細長嗓音:“李使相三子李延慶到。”
眾大臣的目光頓時轉向殿門,吳廷祚也只得輕咳兩聲,放棄發言。
李延慶身披盔甲,腰跨長刀,昂首闊步走入殿中,見一眾大臣的目光都彙集在自己身上,倒也不怯場,面容肅靜道:“在下李延慶,奉家父之命入宮,來為諸位解釋一下京中目前之局勢。”
殿中一片肅靜,落針可聞,眾大臣連呼吸都不敢出聲。
李延慶邁步上前,徑直走到範質跟前,先是對四位宰執拱手行禮,而後轉過身,徐徐說道:“傍晚時分,家父本要入宮面聖,怎想竟在路上遭百餘名刺客伏擊,經調查,這些刺客皆由趙家指使,家父斷定趙匡胤謀反,故而轉道去了樞密院,並徵得了樞密院的調兵許可。”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如今家父已調集兵馬出城迎接叛軍,而在下則領兵抓捕京中叛黨,現在趙家兩百餘口已悉數被捕,只等家父將城外叛軍擊破,則亂象可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奮鬥在五代末】 【】
範質忍不住問道:“李衙內,令尊為何不據城防守?出城應敵豈不橫添變數?”
李延慶回首笑道:“相公大可放心,家父有全勝之把握,相公靜待捷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