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一切來得太突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範質聽取了三位同僚的意見,略作思忖後說道:
“契丹入侵事關我朝安危,不可不謹慎,韓令坤手握近四萬大軍,即便契丹傾巢而出也不至於轉瞬潰滅,如果契丹出兵為真,那派重臣北上證實再出兵則太過拖沓, 不如先等待半日,看看河北諸州是否有軍情送達,而後再做決斷,當務之急,是要召李重進、趙匡胤與張永德入京,做好出兵北上的準備, 當然, 派重臣北上也確有必要, 主要是為了防範有人偽造軍情。”
範質部分採納了王溥的提議,並且聽信魏仁浦的發言,同時還決定急召三位武將入京。
這完全在魏仁浦的預料之內。
以開封所能獲取的情報完全無法界定軍情的真假,範質為了求穩,一定會採取最為穩妥、最不可能出錯的方案。
趙匡胤這小子還是有成長的,這招先斬後奏可真是夠果決的,將範質和我都算計了進去,這麼看他應該還藏有後手,不,他既然敢這麼幹,就一定藏著後手,刺殺?還是說自信於能夠拿下領兵之位?不錯不錯,這次有好戲看了......魏仁浦如常的面色下是波濤洶湧的心湖。
趙匡胤是他看著長大的,他萬萬沒想到趙匡胤會來這麼一招。
這既令他震驚, 同時也令他興奮。
震驚於趙匡胤的果決,也為局勢的驟然變化而興奮。
像魏仁浦這樣的頂級樂子人, 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猜不透結果的未知舞臺。
只有充滿想象力的未來,才有值得一樂的價值。
轉念一想, 魏仁浦又覺得這等高明果斷的決策不太可能出自趙匡胤之手,始作俑者極有可能是趙匡胤的某個幕僚。
沈義倫?劉審瓊?不不不,這兩個人都是積年老吏,才智是有的,但這等決策不可能是他們的手筆。
莫非,是那個呂胤?
對咯,應該就是他了,嘿嘿,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既然你們都這般努力了,那我不幫你們一把也說不過去,反正這於我也沒什麼損失......
如果一人獨處,魏仁浦毫不懷疑自己會放聲大笑。
不過這裡是樞密院,是四位重臣議事的嚴肅場合,容不得他放肆。
要說範質做出的決斷的確稱得上是滴水不漏,便是吳廷祚也找不出絲毫紕漏。
於是乎這場緊急發起的會議僅用時一刻鐘就有了結果,四位重臣紛紛動身, 一條條詔令很快就送出了樞密院。
緊急軍情剛送進樞密院不久李延慶就收到了訊息。
書房中, 李延慶將樞密院送來的小紙條遞給安清念, 面色凝重地說道:“不出你所料,趙匡胤果真提前動手了。”
安清念接過紙條看了眼,眼中既有得意,亦帶著憂慮,還夾著些莫名的興奮,回道:“他按捺不住也是人之常情,贏了就是君臨天下之皇帝,試問誰能不眼紅?趙匡胤冒著風險果決行事,必然還有後手,三郎不可不防啊。”
“趙匡胤的後手無非就是讓他那幫同黨發來更多緊急軍情,逼範質調兵遣將罷了。”李延慶扯了扯嘴角,接著說道:“至於範質會如何應對,我就是用膝蓋也能猜出來,他肯定會選擇四平八穩的策略,一邊北上求證軍情的真偽,一邊召家父、趙匡胤與張永德入京,接下來就是誰人領兵,誰人守城了。”
契丹入侵是真是假還猶未可知,也許韓令坤沒有造假,契丹入侵是真事呢?
哪怕這事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