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義倫這瘦老頭搶先,呂胤眼中的無奈一閃而過,他也只能有樣學樣:“下官願為使相效死!”

剩下的劉審瓊其實並未做好心理準備,他甚至動過拒絕的念頭。

將身家性命壓上賭桌的勇氣不是人人都有。

可面對眼下這狂熱的氛圍,他又豈敢流露出一絲一毫的拒絕?

於是這位矮矮胖胖的劉推官也只好起身大聲效忠。

將三位幕僚的神情盡收眼底,趙匡胤嘴角浮現笑容:“很好,坐下吧,我有幾句話想與諸位說。”

頓了頓,待到三位幕僚依次坐下,他接著說道:“如今不比從前,爭奪皇位不再是打打殺殺, 靠的是權謀,靠的是運籌, 不依靠節鎮州軍,更無需諸位捨生忘死,諸位不必為此而緊張或是驚慌,繼續專注於手頭的工作即可。”

這並非安慰人的暖心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

有開封十萬禁軍擺在那,許州那兩千多破爛州軍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這三位幕僚也是如此。

論官職,他們最高的也才從八品。

論職權,最高的掌書記呂胤也不過是掌管一州文書,對開封局勢能有什麼影響?

丁點影響都不會有。

論出謀劃策,這三個連開封官場邊摸不到的人自是比不過趙匡胤,更遑論老狐狸魏仁浦了。

有魏仁浦這個智囊在,趙匡胤真不需要旁人來給他出謀劃策。

不是人人都是諸葛亮,能於一草廬中曉暢天下局勢。

這三位幕僚目前最大的作用,不過是為趙匡胤治理節鎮罷了。

趙匡胤要的,只是他們的一個表態:我要起事,你們跟還是不跟?

得到的答覆令他還算滿意,他也有了思量,知道成事之後該重用誰。

短短几日內,許州這一幕就在諸多節鎮輪番上演。

覬覦皇位的不僅有李重進與趙匡胤,某些自持有實力的地方節度使也對皇位動了想法。

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誰說這皇位就一定會落到姓李的或者姓趙的頭上?

萬一出了點意外呢?

除了這些摩拳擦掌的節度使外,留守京中的武將自然也是不甘寂寞。

譬如韓通。

郭宗訓繼位後,朝廷為收人心,給天下官員全部官升一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