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王樸之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那位在水中出手的刺客早已不見蹤影,只留下滿河的斷壁殘垣嘲弄著親衛們的無能。
受了重傷陷入昏迷的王樸被火速送回王府,宮中的御醫們全體出動,帶著各色名貴藥材馳援王府。
但無論御醫們如何努力,也沒法從閻王爺手裡搶奪死人。
王樸在被運送回府的路上就駕鶴西去了。
這位不遇明主甘願在家務農的狀元郎,這位嫉惡如仇,自絕於滿朝文武的孤臣,就這麼不明不白地告別了人世。
王樸再也不用苦惱如何保住周朝的江山了。
得知噩耗後,在宮中靜養的郭榮抱著病軀親赴王府。
在王府,郭榮見到了王樸冰冷的遺體,以及哭成淚人的王妻與四個孩子。
望著王樸腹部深邃的傷口,郭榮面容蒼白,眼角噙著淚珠,一字一頓地說道:“你們放心,朕會為文伯住持公道,無論是誰,朕都會將他揪出來,滅他滿門!”
......
王仁贍飛奔著地衝進房門:“太尉,王樸的確死了。”
“好!”
在椅上如坐針氈的趙匡胤如釋重負,他霍然起身,振奮地朝空中連打三拳。
這些日子趙匡胤壓抑太久,如今終於能夠一掃胸中陰霾。
本來,按照魏仁浦提出的計策,除掉王樸時最好能偽造成常見意外,並且還要辦得悄無聲息,如此方能確保趙匡胤的絕對安全。
但計劃歸計劃,實際施行起來又是另一種情況了。
完美的謀殺只存在於與幻想中。
正如雁過留痕,在現實中,只要存在就必然會留下痕跡。
趙匡胤無法收買王樸的親隨,也實在找不到悄無聲息除掉王樸的方法,乾脆用了自古以來最直截了當的方法——刺殺。
當然,為了儘可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為了確保刺殺成功,趙匡胤與親信王仁贍做了諸多謀劃。
王樸身周有皇室親衛保護,那就想辦法讓他處於缺少保護的狀態。
於是就有了舊西華街大橋的莫名損毀,以及一條嶄新的新西華街大橋。
當王樸落水後,他身邊的防護力量一定會出現空檔。
結果也正如王仁贍所預料的那般,親衛們能護住王樸四周,卻護不住王樸的腳下。
埋伏於水中的刺客從水底接近王樸,給了王樸致命一擊。
為了事後不被朝廷找到破綻,王仁贍在下達暗殺指令後火速派人去清理工匠。
在王樸去世後不久,那些被王仁贍收買的工匠也都消失在了人世。
至此,這樁刺殺案已無任何證據能夠牽扯到趙匡胤。
趙匡胤只需靜靜地等待魏仁浦入主樞密院,就能完成絕地翻盤。
不同於欣喜若狂、不能自已的主公,王仁贍倒維持了該有的冷靜,他建議道:“下官以為,太尉此時應當立刻入宮勸慰陛下。”
趙匡胤正在興頭上,聽到王仁贍的建議,臉上笑容愈發燦爛:“妙,妙啊!哈哈哈,快快備馬,我這就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