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復仇之焰(第1/2頁)
章節報錯
灑滿銀杏葉的空地並不長。
不消一刻鐘,父子二人已經從空地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
得知自己即將卸去衙內都指揮使的差遣後,李延慶並不感到任何意外。
如今顯然是京中更為重要,而李重進卻困於鄆州。
為李家大計著想,李延慶大部分精力都必須放在京中,根本無暇顧及鄆州牙軍,卸職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走到空地的盡頭,李重進停下腳步:“你從大名府寄來的信,我都認真看過了,就如今之局勢看,周朝的江山可謂是風雨飄搖,若是郭榮能維持健朗,倒也尚能鎮住各地節度,可若他當真早逝,則周朝必然斷絕。”
根據李延慶蒐集的各方意見來看,各地節度使依然還是那副無所謂誰坐江山的態度。
李延慶來到父親身側:“阿爹,咱們李家只有一條路可走,還望阿爹莫要迷茫。”
“你不必擔憂,我早已不再迷茫。”李重進轉過身對三子笑了笑:“我深受先帝大恩,曾立誓要終生為大周效命,現在想來,這誓言實在可笑。”
說罷,李重進拍了拍三子的肩膀:“咱們李家人丁稀薄,可堪大用的就慶哥兒你一人,為父如今被郭榮困在這鄆州,咱們李家只能靠你了。”
......
連日趕路,哪怕是精神如鐵的李延慶也有些扛不住。
他在鄆州修整兩日,與父親以及老師吳觀深入探討了一番局勢,方才踏上回開封的官道。
回到開封,已是八月初。
李延慶不在開封這幾日,朝中沉靜如平湖,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
但在平湖之下,醞釀著蓄勢待發的火山。
趙匡胤公然與郭榮決裂,旗幟鮮明地反對刑統,在武將勳貴間出盡了風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趙匡胤的一枝獨秀不知引起了多少禁軍武將的恨意。
李延慶回到開封的第一件事,是拜訪好友尹崇珂。
尹崇珂的妹妹英年早逝,李延慶這個做朋友的當然要上門悼念。
尹氏是嫁入趙家的女兒,悼念的靈棚應由趙家搭建,屍骨也會安葬在趙家的墓地裡。
趙匡胤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雖然他弟弟討厭已故的妻子,但家醜不可外揚,趙家的臉面也不能輕易丟棄。
悼念死者該有的禮節趙匡胤是一步也沒落下。
可尹崇珂並不買趙匡胤的賬,他非但沒有去趙家搭建的靈棚中悼念妹妹,還在自家府上給妹妹修了個小靈棚。
李延慶就是在這靈棚中見到了頭系白巾的尹崇珂。
“三郎,我想為我家妹子報仇。”
尹崇珂說這話的時候很平靜,但李延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隱忍於心中的無邊怒火。
李延慶一向是很敬佩尹崇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