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再造恩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得到李延慶的點撥後,馮繼升茅塞頓開,並在工作之餘夜以繼日地研究引線。
最近馮繼升終於取得了突破,並立刻將好訊息告知李延慶。
在火藥作的臨時工坊裡,馮繼升向李延慶呈上了引線:“這便是下官研製的引線,請衙內過目。”
馮繼升研製的引線,其主體為麻繩,呈黃褐色,甫一入手,李延慶就能感覺到其重量與硬度皆高於一般的麻繩。
李延慶觀察引線的時候,馮繼升在旁降解道:“下官按照衙內的主意,將麻繩浸泡於硝石與硫磺混合的水中,再經過晾曬,只是經此法制作的引線成分與火藥類似,燃燒速度極快,難以應用於實際,下官便剔除了硫磺,僅以硝石水浸泡麻繩,以此法制作而成的引線能夠遇風不滅,燃燒速度也較為適中,應當與衙內描繪的引線並無二致。”
李延慶望向手中引線,似乎與後世炮仗所用之引線大相徑庭,便問道:“實際使用起來效果如何?”
“衙內請隨下官來。”馮繼升早有準備,當即領著李延慶到了火藥作外的空地上。
空地上兩名火藥作工匠已經等候多時了。
在馮繼升的指揮下,兩名工匠點燃了地上火藥包的引線,大約過了六秒,隨著引線燃盡,火藥包應聲而炸,藥包內的樹脂濺射到四周的防護木板上,燃起點點火光。
李延慶站在防護的木板後,他對引線的延遲爆炸效果很是滿意:“不錯,這引線的抗風能力如何?”
雖然馮繼升研發的引線與李延慶印象中的引線有很大不同,不過這並沒有什麼所謂,只要作用相似,那便無妨。
“關於抗風能力,衙內無需擔憂,下官已經找士兵試用過了,正常環境下,飛射而出的火藥包幾乎不會有熄滅之虞。”馮繼升臉上滿是自信:“而且下官已經開始大量生產引線,待到下一場戰事便能用實戰進行檢驗。”
戰場是實驗新兵器的最佳場所,唯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方能確定新兵器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那我就期待引線在戰場上的發揮了。”李延慶負手而立,接著問道:“我之前與你說過的火藥固體化一事,你可有頭緒了?”
“下官這幾日仔細思考過固體化一事,愈想愈覺得衙內此法實在驚為天人。”
談及火藥的固體化,馮繼升突然就來勁了。
即便是在深夜,李延慶仍能感受到馮繼升臉上洋溢的熱情。
李延慶笑了笑:“這未免有些誇張了,不過是尋常想法罷了。”
“衙內是否知道,下官一介文官兼工匠為何會隨軍出征?”馮繼升賣了個關子。
這倒難不倒李延慶,他回道:“大概是因為火藥箭製作困難且儲存不易,所以需要火藥作的工匠陪同出征。”
“正是如此,火藥的三種原料,硝石、硫磺與木炭的重量並不一致,火藥經過長途顛簸,較重的硫磺會沉到箱底,較輕的木炭則會浮於表面,三種原料分離後火藥便會失效,這就需要工匠重新攪和三者方能讓火藥重新發揮功效,而且粉末狀的火藥極易受潮,攪和前還需進行晾曬,可謂繁瑣,若能將火藥固體化,則火藥的抗潮能力應該也會有所提升。”
馮繼升越說越興奮,他愈發覺得,李延慶就是能讓他真正騰飛的伯樂,不,簡直就是再造他的恩師!
其實,倒不是李延慶在火藥上的造詣比馮繼升高,而是馮繼升受困於時代的桎梏,視角太過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