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扯淡,但李延慶也不好拒絕父親的要求。

而翟守珣雖然對李延慶心懷怨恨,但姐夫的命令,他也不敢違抗。

符彥卿的壽辰是七月二十三日,時間尚且充裕,兩人商量一通,決定三日後啟程前往魏州。

當天晚上,李延慶去了鳳鳴館,旁聽花間社的集會。

除了馮吉等個別成員外,花間社大部分成員都是朝廷的低階文官。

他們大多得不到朝廷的重視,花間社的存在,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隱秘的交流平臺。

這些低階文官雖然接觸不到衙門內的機密,可即便是衙門中的日常小事以及人際關係,在有心人眼中都是有用的情報。

李延慶旁聽集會的目的便在於此。

集會結束後,呂端推開隔間的房門,叫住了準備離開的李延慶。

“三郎。”

見呂端心事重重的樣子,李延慶微笑道:“喝兩杯?”

呂端拿來坐墊,坐在李延慶對面,開門見山:“我家大哥回來了。”

李延慶正倒著酒,第一反應是:“他升官了?”

在外地的官員突然歸京,大抵只有兩種結果:辭官或者升官。

呂端搖了搖頭:“不,他辭官了。”

哦,怪不得你今日將憂慮寫在了臉上......李延慶將一杯酒推到呂端面前,問道:“你大哥怎會突然辭官?”

呂端拿起酒杯,放到嘴邊,欲飲又止:“他辭了官,轉投到了新晉節度使趙匡胤帳下任掌書記。”

“原來如此。”李延慶喝了口酒,很好地掩蓋了自己的詫異:呂端的哥哥竟然投奔到了趙匡胤麾下?這可真是世事難料......

對於呂家老大呂胤,李延慶瞭解的不多,只知道呂胤也是由蔭補入仕,在澶州當個九品小官。

誰能想到這呂胤突然就成了趙匡胤的幕府臣僚?

呂端無心喝酒,放下酒杯:“我對軍中無甚瞭解,本想問問大哥這趙匡胤是否可靠,可他支支吾吾,似是故意隱瞞,我便只好來找三郎了。”

今日吃晚飯的時候,呂端向大哥問及趙匡胤,而呂胤選擇了敷衍了事。

“趙匡胤深受當今天子重視,你大哥投奔他倒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李延慶的回答令呂端稍稍心安。

呂端又問道:“我聽聞軍中派系林立,不知這趙匡胤與令尊關係如何?”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李延慶端起酒壺給自己倒酒:“你大可放心,家父與趙家是有過一些過節,不過那都是為了爭奪禁軍中的權位,如今家父已淡出禁軍,與趙家的矛盾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李延慶話只說了一半。

隨著李重進軍權旁落,李趙兩家的矛盾確實是淡了。

趙匡胤如今最主要的對手乃是侍衛親軍司的都虞候韓通,以及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袁彥。

可就郭榮現在這個糟糕的身體狀況,日後爭奪皇位時,身為郭榮親信愛將的趙匡胤必將成為李重進的勁敵。

不過呂胤畢竟只是趙匡胤的掌書記,就算日後皇位爭奪激烈,他八成也會留在節鎮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