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孤臣王樸(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文官們的抵制並無卵用,郭榮一道詔令便讓魏仁浦坐上了次相之位。
見範質不出聲,某位身形微胖的官員義憤填膺道:“範相公,王樸這廝未免也太猖狂了,區區樞密院竟敢插手文官任免,此番定要殺殺他的威風!”
這時,範質的親信張湜站了出來,他轉身對眾人道:“諸位,如今文官衰微,樞密院獨掌大權,王樸這兩年一直想染指政事堂,輕舉妄動豈不正中王樸下懷?我等當韜光養晦靜待良機,此時發難殊為不妥。”
有官員高聲道:“忍了幾十載,還要忍多久?”
頓時引來眾人附和。
“就是,你能忍我等可不能忍!”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再忍下去,這政事堂怕是要全歸於粗鄙武夫了!”
其實自亂世開啟以來,文官的地位就一直很低微。
不過就像股市砸到了最低點總會反彈一樣,自前前朝後晉以來,文官的地位終於開始緩緩提升。
到本朝,出現了文官能夠擔任的封疆大吏,也就是知州。
這就讓朝中不少文官產生了幻想:只要大夥抱起團多爭取一下,定然能令文官重現盛唐時的輝煌。
於是乎,就有了顯德元年文官魁首馮道阻撓郭榮親征那一齣戲碼。
馮道病死後,低調不張揚的範質得勢。
這些文官大多團結到了範質身邊,並指望範質為他們衝鋒陷陣。
範首相從來都是使刀的,又豈會甘為他人手中刀?
他先是抬手示意張湜退回隊伍,接著從椅上起身:“諸位靜一靜。”
範首相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房中眾人很快平靜下來。
環顧眾文官,範質臉上浮起微笑:“陛下欲圖伐蜀,諸位有何見解?”
有官員冷笑道:“窮兵黷武,亡國之舉。”
“欲速則不達,陛下太過急切。”這位官員相對溫和些,畢竟伐蜀所需的兵力相對較少,對周朝的負擔遠比伐唐要輕。
“陛下受王樸蠱惑,不誅此獠,則我大周危矣。”說話的是身形微胖的官員,他顯然對王樸恨之入骨。
王樸性情剛直,又是個暴脾氣,每遇爭執必張口噴人。
身為狀元郎,古今典籍王樸皆信手拈來。
論罵架,這朝堂上無人是他對手,
若如此也就罷了,無非損點名聲。
偏偏王樸這人眼睛裡容不得沙子,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
兼任開封知府這三年多,王樸屢次對官商勾結重拳出擊,斷了不少官員的財路,又檢舉揭發了大量貪官汙吏,致使軍巡獄人滿為患。
試問天下官員有幾人不貪?
這就導致王樸在官場上四面樹敵。
不止文官們痛恨王樸,就連禁軍中的武將也對王樸恨之入骨。
若是明日王樸死了,朝中九成官員都會彈冠相慶。
在場皆是親信,範質臉上笑容愈盛:“諸位不必心急,所謂物極必反,還請靜心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