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密友、軍師、妻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深人靜,李府的熱鬧終於落幕。
點點紅燭下,寂寂紅帳中,李延慶與安清念也完成了新婚夫妻應有之事。
事後的兩人卻莫名的毫無睏意,甚至精力旺盛地在床上滔滔不絕聊了起來。
雖是夫妻,但滿打滿算,兩人在婚前才見過三次面。
見面的時間加起來也就一個時辰出頭。
這就是封建時代的包辦婚姻,李延慶與安清念這對還算是好的,好歹還見過幾次面。
趙家老三趙匡義就慘多了,他在婚前可是壓根就沒見過妻子,就憑著他爹趙弘殷的一句話,他就得迎娶素不相識的尹小娘子。
婚姻的不幸雖與趙三的秉性不無關係,但包辦婚姻也確實很容易招致不幸。
至於李延慶與安清念這對相對幸運的新人,兩人在婚前有一定的書信交流,可文字畢竟浮於表面,無法深入心靈。
夫妻間說一無所知是過分了點,但說知之甚少肯定不算過分,彼此間對各自的性情、愛好、乃至成長經歷都不甚瞭解。
不過,李延慶好飲散茶,安清念喜愛貓咪,這兩樁事夫妻倆還是很清楚的。
但除此之外,李延慶並不知道安清念究竟有何愛好。
安清念也不清楚李延慶是否有其他嗜好。
李延慶是抱著先上車後補票的想法,他不能接受沒有感情的婚姻。
當然了,感情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長久的積累,李延慶也並不急於一時。
安清念亦是如此認為。
可以說,這對夫妻雖是因為家族利益以及個人野望走到了一起,卻幸運的默契實足。
安清念臉上殘留微紅的餘韻,如同一隻小雌貓乖巧地蜷伏在李延慶的臂彎中。
李延慶渾身散發著無窮熱量,臂彎的溫度恰到好處,這讓安清念很是享受。
“三郎,你曾在信中提起過碼頭的事情,可否與妾身詳細說說?”
兩人打情罵俏一陣,終歸還是聊到了正事上。
早在十一月,李延慶就在信中向安清念提及了碼頭一事。
李延慶當時苦於缺乏管理碼頭的人才,便想到了自己未來的妻子。
安家掌控襄陽這水陸要衝十幾年,旗下商隊遍及大江南北,豈能缺乏管理碼頭的人才?
當初李延慶從馮吉那得到了千多套刊印九經,還是透過安家的渠道賣到蜀國去的。
不出李延慶所料,安家確實有相應人才,還都是安家的親信,可靠度上絕對沒有問題。
而且由於安審琦即將向周朝奉上襄陽,這些安家親信正面臨失業的風險。
安清念在信中承諾,只要李延慶有所需要,她定能說服父親提供人才。
毫無疑問,安清念圓滿達成了承諾,就在今日午後,安審琦很痛快地同意放人。
安家即將失去山南東道以及襄陽,安審琦下一站駐地乃是齊州平盧軍今山東濟南市,這地方雖有濟水通航,但畢竟港口小,不需要襄陽碼頭那麼多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