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宰執(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聞劇可久已編纂好初稿,範質略感驚訝的轉過頭:“這麼快?那你明日將初稿拿來。”
因故失職反而讓劇可久有了足夠的空閒,初稿完本的時間比範質預料的要早了足足兩個月。
“是,下官明日便將初稿拿來,只是......”劇可久的語氣有些遲疑。
範質哪能不明白劇可久那點小心思?
“差遣的事你不必擔心,等我將初稿校閱後遞給聖上,正是開啟刑統的編纂,你就能官復原職。”
範質的口吻很是篤定,彷彿一個大理寺卿的差遣他隨手就能安排上。
事實也確實如此。
由於郭榮的放權,以及次相李谷的離任,範質在政事堂裡早已是隻手遮天。
新任次相魏仁浦完全起不到制衡的作用,徹底淪為了只會簽字畫押的擺設。
至於三相王溥,他對權勢向來不怎麼感冒,也算是半個擺設。
“多謝相公,多謝相公!”劇可久滿臉堆笑,心中狂喜。
範質轉過頭繼續觀賞雪景:“刑統的編纂至關重要,你們務必要將此事辦妥,事成之後,這編纂刑統的功績會全部歸屬於你們二位,這對你們將來的仕途很有裨益。”
刑統的編纂,是範質改造當代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範質的最終目標,是扭轉從唐末以來武人掌權的亂象,重建唐時盛世。
不過範質心裡清楚,這一目標太過遠大,哪怕終其一生,他都難以見到那一天的到來。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宏偉的目標也得一步一步來,範質願意開這個頭,他堅信,在他之後定然會有人繼承他的宏願。
因為,亂世總有終結的一天,就像冰雪終將消融,幽夜終將復明。
範質早已位極人臣,他不在乎編纂刑統帶來的名聲與功績,只要刑統的編纂能切實地完成,他願意將名聲與功績全部分給劇可久與張湜。
劇可久倒不怎麼在意,他年近七十,只想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告老還鄉,以免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張湜則不同,他年紀輕輕,正是渴求功績的時候,聽說範質願意分功,他喜出望外,連忙端起酒壺給範質倒酒:“多謝相公提攜,我等定盡智竭力,助相公完成編纂刑統的偉業!”
“偉業倒也談不上,無非是拾人牙慧將往朝的律令編纂成冊罷了。”範質端過酒杯輕輕啄了口熱酒,接著放下酒杯,轉過身,對劇可久與張湜鄭重拱手:“我範文素此生虛度太多光陰,這刑統我定然要編成,還望二位能鼎力相助,我在此先行謝過二位!”
兩日之後,範質手捧一沓厚厚的稿紙,邁入了垂拱殿。
內侍將稿紙小心翼翼擺上御案,郭榮只是象徵性地翻了兩頁,便對範質道:“範卿,辛苦你了,這刑統朕有空會過目一遍。”
話雖如此,郭榮對律令條文其實知之甚少,只能讓翰林院的一幫學士,以及御史臺的幾名御史負責審閱。
而且這刑統的編纂也是郭榮與範質早就定下的事情,所謂審閱其實也就是走個過場。
君臣二人對此心知肚明,很快便將刑統的話題拋之腦後。
“範卿,各地秋稅的輸送,是否順利?”
雖然刑統的編纂很重要,涉及到郭榮的文治,但他此刻更在意秋稅的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