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捉摸不透的郭榮(第2/2頁)
章節報錯
經過三年不間斷的戰爭,契丹逐漸佔據了上風。
正是在開運三年末,契丹太宗耶律德光親帥大軍南下,一舉渡過黃河攻克開封,在後晉的屍體上建立起了遼朝。
雖說遼朝在中原的統治只持續了半年,但在中原的殘暴統治,以及覆滅後晉的威名,足以讓中原百姓患上恐遼症。
郭榮剛即位,就能大破遼軍,掃去籠罩在中原頭上的陰霾,這讓他如何能不志得意滿?
但郭榮的語氣很快低沉下來,只聽他愧疚地說道:“但在淮南,朕吃了大敗,朕忽視李卿的忠言,強攻壽州城,致使十餘萬軍民命喪壽州城下,後又中了李璟這廝的挑釁,輕敵冒進,若非張永德、趙匡胤他們力挽狂瀾,我朝大半精銳騎兵差點就葬送在了揚州。”
說著說著,郭榮竟抬起右手捂住臉,語氣沉痛:“這都是朕的錯,是朕愧對大周臣民,可朕是皇帝,若非天崩地裂不能認錯,這些話,朕埋在心中太久,只敢向李卿訴說。”
郭榮流露出的情感太過真實,一時間,李重進竟分不清郭榮這到底是真情流露,還是演技高超。
李重進斟酌道:“陛下並沒有錯,當時我軍糧秣告急,速戰速決是唯一選擇。”
郭榮放下右手,瞪大雙眼盯著李重進:“可是,你在壽州的大勝,證明這都是朕的錯。”
這下,李重進無言以對了。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李重進在紫金山上的大勝,證明了郭榮之前的戰略都是笑話。
雖說李重進在入殿前早有心理準備,但郭榮飄忽的視線還是令他壓力山大。
從入殿到現在,李重進至今沒能猜透郭榮的用意。
郭榮的情緒以及語氣有如初夏那般陰晴不定,郭榮是在試探?還是說只是傾訴苦悶?又或者兩者兼有?還是說有別的深意?
要知道,郭榮登基還不到三年。
在郭榮登基之前,李重進自忖對郭榮了若執掌,只要郭榮眼神一動,李重進就能猜到郭榮心中想的啥。
而現在,李重進只覺郭榮是愈來愈令他捉摸不透了。
不過郭榮這話聽起來雖然尖銳,卻並未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他右手輕輕叩了叩硬木扶手,平靜地問道:“統兵作戰上,你終究比朕強,你以為,我朝在淮南後續該如何謀劃?”
這個簡單的問題終於讓李重進鬆了一口氣,他沉吟片刻後回道:“臣以為,淮南戰事不能拖,如今偽唐精銳盡失,待到今年秋稅一畢,陛下便可起大軍南下,沿淮河一路攻取濠州、泗州、楚州,將偽唐在淮河南岸的重鎮逐一攻破,如此淮南全境就將成為陛下的囊中之物。”
郭榮第一次露出笑意:“李卿之謀,正是朕心中所想,只可惜朝中支援再度南征的大臣寥寥無幾,朕無法下定決心。”
“朝中之事臣無權過問,若是陛下再徵淮南,臣願為犬馬。”李重進再度選擇了最穩妥的回答。
郭榮笑道:“李卿今年尚不滿四十,正值壯年,你不會以為,朕會任由你在節鎮養老吧?”
李重進以為自己還有領兵的機會,鄭重道:“只要陛下一聲令下,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先帝對李卿的評價果然不錯,李卿當真是國之利器。”
郭榮稱讚一聲,卻突然話風一轉,笑眯眯地問道:“不過李卿在淮南征戰近一載,如今又調換了節鎮,朕以為,李卿還是先去將節鎮事務處理妥當,待到秋稅之後,朕會召你隨同出征,你以為如何?”
兵權終歸還是要交出去,不過這早在預料之中......李重進已決定暫時蟄伏,不假思索地回道:“治理節鎮是臣的使命,但臣家中二子大婚在即,還請陛下允許臣在京中暫停幾日。”
《奮鬥在五代末》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