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面上釣魚,要忍受兩重陽光的炙烤,一重來自頭頂的太陽,一重來自湖水的反射,直叫人無處躲藏。

李延慶釣了五條魚,已經躲進了船艙:“天公不作美,剛出城時還是陰天,釣了一個時辰卻成了大晴天,這找誰說理去?”

“要不,咱們回城?”說著,尹崇珂站起身,也想要來船艙躲躲。

李延慶目光一直盯著水面,眼見充作浮漂的鵝毛管上下浮動,當即低聲道:“別急,有魚上鉤了。”

尹崇珂扭頭一看,驚呼:“真有魚上鉤了!”

正所謂神仙難調中午魚,在這上午的尾巴,竟然還能有魚上鉤,這令尹崇珂著實感到驚訝。

尹崇珂撲到魚竿前,雙手握緊魚竿末端,雙眼死死盯著水面上的鵝毛管。

片刻之後,鵝毛管驟然沉入水面,尹崇珂雙手用力一提,一條兩寸多長的小鯽魚掙扎著躍出水面。

“嘖,這般小魚也來吃我的餌,當真不知死活。”尹崇珂提竿收線,取下鯽魚,隨手丟入腳旁的魚簍裡。

算上這條鯽魚,簍中已有小魚八條,勉強夠塞塞牙縫。

船是尹崇珂租的,船上自有船家,飯食也由船家準備。

小鯽魚用鹽醃過,兩面烤得焦黃,抹上清醬也就是醬油,再撒上一把碧翠的蔥花,鮮香誘人。

魚肉剛一入口,尹崇珂就盛讚道:“這魚當真美味,在開封怎就吃不到這般好吃的魚?”

“自己釣的魚,嚐起來會有一股特別的鮮美。”說著,李延慶伸出筷子,夾起一條小鯽魚。

正當兩人吃得正歡時,李石乘著一條小船前來報信。

兩條船還沒靠穩,李石就一躍跳上甲板:“郎君,六合縣發來急報,唐軍於今晨大舉過江!粗略估計,兵力高達五萬!”

“咱們興致正好,偽唐卻來敗興。”尹崇珂眉頭一皺:“當真不解風情。”

昨夜,兩萬唐軍於淮東過江的軍情才送來滁州,今日,唐軍又在淮東的六合縣有大動作,怎麼看,唐軍都像是要大舉北上的節奏。

李延慶不由感慨道:“和平果然短暫,經過整整一月的修整,唐軍終於捲土重來。”

尹崇珂嚼著香脆的魚頭,問道:“依三郎看,此番唐軍主攻部隊是哪隻?”

“當是淮西那兩萬人。”李延慶很是篤定。

尹崇珂好奇地問道:“淮西不過兩萬人馬,淮東卻足有五萬,三郎為何會覺得淮西才是主攻部隊?”

李延慶徐徐解釋道:“淮東是我朝重兵防備之地,淮西卻僅有些地方州軍駐防,偽唐若能探知我朝兵力部署,毫無疑問會選淮西為主攻方向,別看偽唐在淮西只有兩萬兵馬,但這兩萬兵馬都是偽唐最精銳的禁軍,戰鬥力著實不差。”

至於南唐能否探明周朝的兵力部署,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周軍在淮南佔領區的倒行逆施,早就引起了淮南百姓的不滿。

一些原本心向周朝的地方富戶,已暗中倒向南唐。

這些富戶又構成了州衙縣衙中的各級胥吏,將周軍的情報源源不斷送往江寧府。

而周朝這邊也不缺情報,南唐朝廷內本就有不少中原南下計程車人,其中也不乏暗中勾結周朝者。

戰爭雙方,已是明牌博弈,就看誰手裡的牌更多,更大。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周朝其實已落入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