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李延慶與尹崇珂抵達州衙,更多的詳細軍情正好從六合縣送來滁州。

統領這五萬唐軍的,照舊是上次落荒而逃的齊王李景達,以及樞密使陳覺。

尹崇珂看過軍情,略感驚奇:“上次大輸一陣,李璟竟然還讓這兩人領軍,奇也怪哉。”

在中原,敗過一場的武將,除非關係特別過硬,通常終身不會再有領兵出陣的機會,大多是被外放到地方當官,就此賦閒到告老。

因為中原年年戰火,優秀的武將層出不窮,後浪一波接一波,完全不缺人用,哪個武將要是打仗不行了,那就只能收拾包袱滾蛋,多得是人覬覦他的位置。

“畢竟是齊王嘛,李璟的親弟弟,陳覺則是宋黨的黨魁,宋黨最近在偽唐風頭正勁,這兩人關係夠硬,才能再度領兵。”李延慶對南唐朝廷裡的門門道道如數家珍。

“原來是靠關係才能領軍的廢物,可笑。”尹崇珂冷哼道:“我看李璟也是昏了頭,竟將五萬大軍交給這般庸才指揮。”

尹崇珂對“關係”這兩字現在很是敏感,他嫉恨的趙匡胤以及殿前司一幫中層武將,正是靠關係上的位。

而他本來也有機會靠關係上位,卻被信任的“好兄弟”趙匡胤給抹殺掉了。

至今,尹崇珂也沒去找趙匡胤問明緣由,他已經認定,就是趙匡胤從中搗鬼,不問也罷。

李延慶提醒道:“這齊王李景達確實無甚能耐,但監軍陳覺和他麾下的林仁肇卻不可小覷。”

對於林仁肇,李延慶依稀有些印象。

據前世看過的某本地攤文學記載,這林仁肇堪稱南唐末期的頂樑柱,鎮守邊疆多年,是趙宋欲處之而後快的狠角色。

傳聞中趙宋在攻滅南唐時,還先使了反間計,挑撥誘使南唐朝廷除掉林仁肇,這才敢發兵南下。

雖說是地攤文學,但改編不是胡編,地攤文學總歸也要講究點史實。

林仁肇此人,總歸是有些能耐的。

而這位傳說中的狠人林仁肇,目前就在陳覺麾下任職。

聽說上次唐軍潰敗時,林仁肇勇猛非凡,於亂軍中救了陳覺一命,因此甚得陳覺信賴,目前已統領唐軍陣中一萬建州兵。

知州馬崇祚不管唐軍有多難對付,也不在乎唐軍北上到底是來作甚的,他頭腦老化了,在乎不了那麼多,他在乎的只有滁州境內的安定。

反正,只要滁州一日還在朝廷手中,他馬崇祚一日還是滁州知州,他就必須得確保滁州境內的安穩。

上次的叛民事件就讓他幾日沒睡好覺,如今唐軍再度北上,他只盼望滁州莫再出現什麼么蛾子。

耐心等待李延慶與尹崇珂聊完軍情,馬崇祚在旁溫言道:“尹指揮身負滁州城防重任,正值多事之秋,還望指揮能派兵在夜間多多巡視城內,以防宵小作亂。”

尹崇珂拍著胸脯道:“此等小事,知州只管放心交給我便是。”

夜幕降臨,滁州城內開始實行宵禁,除了巡邏士兵沉重的腳步聲,街道上再無其他聲響。

東南方一百里外的唐軍大營,則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陳覺領兵重返江北,充分吸取了上次戰敗的教訓,將營寨的防禦工事增強了三倍。

月亮已掛上枝頭,營寨四周還滿是操勞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