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鎬興奮地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從信封中取出信,再小心翼翼地攤開。

信上的字跡,毫無疑問也屬於朱元。

邊鎬身為援軍統帥,這些日子審閱了不少朱元發來的公文,故而對朱元的字跡特別熟悉。

看過信的內容,邊鎬面露狂喜,激動地渾身顫抖。

朱元,你小子竟敢私下裡與李重進暗通款曲,而且還沒有直接拒絕李重進的招降,你這豈不是自尋死路!?

邊鎬狂喜之餘,全然沒有想這信為何會落到自己的手中,他現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將這封信以最快速度送往江寧府,好將朱元徹底埋進地獄。

很快,邊鎬便將這信鎖入木匣,並安排最得利的親信八百里加急送往江寧府。

聖上看了這封信,應該會毫不猶豫地將朱元調回江寧吧.......

不,聖上定然會直接下令處死朱元,而我邊鎬,就是處斬朱元的見證者!

朱元這吃裡扒外的狗東西,就該被當眾處斬,以儆效尤!

一想到自己能親眼見證朱元的行刑,邊鎬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揚。

當天傍晚,這個木匣便橫跨淮南、渡過長江,在最後一抹餘暉落下天邊之際,送到了唐主李璟的手中。

李璟正在吃晚飯,聽聞邊鎬八百里加急送了個木匣過來,很是驚訝。

放下筷子,李璟對陪同用餐的皇太弟李景遂笑道:“邊菩薩竟然送了個木匣過來,而且還是八百里加急,這可真是新奇。”

李璟乃是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他極度疼愛自己的三個弟弟。

除了早亡的二弟李景遷外,其餘三個弟弟都受到了李璟的重用。

其中五弟李景逷封了江王,坐鎮虔州(今江西贛州)。

四弟李景達則封為齊王,如今擔任南唐的兵馬大元帥,統管淮南戰局,坐鎮濠州遙控指揮壽州戰事。

最受李璟青睞與器重的,則是三弟李景遂。

李景遂性情醇厚、溫文爾雅,又精通儒學老莊,被李璟封為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李璟的長子李弘冀,則只得到了燕王的爵位,而且還被安排在潤州(今江蘇鎮江)防備東面的吳越國。

自李璟登基後,便將李景遂安排進了東宮,李景遂這一住就是十四年。

常日裡李璟用餐的時候,都會將李景遂這位皇太弟召進皇宮一同用餐,以示親近。

所有人都相信,當李璟賓天后,繼承皇位的毫無疑問會是皇太弟李景遂。

在李景遂面前,李璟也是從來不擺架子,甚至還能拿邊鎬在湖南的糗事開玩笑。

李景遂看起來是位面容慈善的中年男子,頜下留著一抹長鬚,也跟著停下了筷子:“皇兄,既然邊將軍以八百里加急發來這木匣,想來應該是什麼要緊事務,不妨拆開看看。”

李璟對呈上木匣的內侍道:“聽到了沒?還不快拆開讓朕瞧瞧。”

內侍開啟木匣,其內靜靜躺著一封信,信封上有兩行相當眼熟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