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豬吃不來細糠(第1/2頁)
章節報錯
疏浚五丈河這麼條狹窄的運河還能出問題?
負責監修的三司使張美有這麼不堪?
但事實還真就是如此。
按照賀彥打探到的訊息,當初三司使張美奉命疏浚五丈河,立下了三個月完工的軍令狀。
如今過去了一個多月,這河道卻才剛剛疏浚到蘭考縣,僅完成了總工程的兩成不到。
就這進度下去,原本三個月的工期極有可能會延長到五個月乃至半年以上。
至於工程為何進展得如此緩慢。
賀彥也透過人脈打聽到了一個說法。
那便是五丈河這條几十年無人疏浚的運河,堆積的淤泥遠遠超出了張美的預想。
總之,不論訊息是真是假,反正這五丈河今年之內是基本不可能疏浚完畢。
聽賀彥介紹完五丈河的疏浚情況,李延慶感慨道:“說起來,碼頭這塊地我還是從張美那買的,他今年應該很後悔將這地賣給我,此番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疏浚河道的美差,卻又搞成了這樣,還真是令人唏噓。”
賀彥在旁提醒道:“郎君,這五丈河疏浚遇阻,咱們這碼頭的開張也得跟著推延,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
李延慶微微一笑:“聽起來像是個壞訊息,不過這對我來說,或許是個好訊息。”
碼頭延遲開張,無非損失些經濟效益。
但對李延慶來說,錢是問題嗎?
開設碼頭,重要的不是能賺多少錢,重要的是能借著碼頭培養獨屬於自己的勢力。
李延慶目前最欠缺的也並非錢,而是管理碼頭的合適人手。
像袁立那樣,再從烏衣臺裡調人是不太合適的。
三叔李重贊掌管李家商隊,他麾下必然有不少善於經商理財的能人。
可李延慶也不能向李重贊要人。
到時候,這碼頭雖然還姓李,卻不再是李延慶的了。
時間。
這個問題只能用時間來解決。
看著滾滾河水,李延慶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不過需要到年底才能見到端倪。
但賀彥卻有些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問道:“恕在下愚鈍,郎君這話在下實在聽不明白,為何工程延期會是好訊息?”
“這事你不必明白,五丈河疏浚前,你派些府上護衛看管好碼頭就行了。”說著,李延慶轉身走下臺階。
聽到自己以後不必再負責碼頭事務,賀彥輕鬆了不少,連忙跟在李延慶身後下了臺階:“在下領命。”
巡視完碼頭,李延慶作別賀彥,與李石一道返回開封內城。
此時已近午時,兩人找了家腳店,用了頓普普通通的午餐,便騎馬趕往位於右二廂的開封府衙。
今日午後,穆義將赴開封府衙驗明正身。
既然在開封,李延慶當然要到親臨現場。
開封府衙周圍都是開封城裡的各部衙門,李延慶與李石在離府衙不遠的十字路口找了家茶鋪,要了壺便宜的片茶,點了兩盤乾果小點,靜待穆義的出現。
約莫一刻鐘後,載著穆義的馬車按時出現在了路口。
馬車四周圍了一圈腰圓膀粗的烏衣衛,各個都帶著兵器。
矮壯的史興業走在馬車的前頭,腰間帶刀,滿臉橫肉透著股生人勿近的煞氣。
此時民間雖禁止使用弩、甲等軍中兵器,但刀劍長矛等尋常兵器,民間是能夠合法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