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爹隨莊宗南下洛陽,舉目無親,只在洛陽夾馬營分得了方寸空地,阿爹操勞數月,平地築起三間木房,這才將我與阿孃安置妥當。

後來阿爹又從洛陽搬到開封,當時阿爹已當上指揮,在護聖營分得了一套官舍,但這官舍頗為殘破,阿爹又帶著年方十二的我一道修葺官舍,耗時月餘,方才安置下我趙家四口人。”

說到這裡,趙匡胤頓了頓,用滿懷期許的眼神看向弟弟:“

如今,我趙家雖已富貴,但這親自修葺房屋的傳統不可廢棄,我讓你參與這小院的修葺,就是想讓你體悟我趙家儉以養德的傳統,我趙家今後能否繼續富貴,可就看你的了。”

趙匡義聽到這裡,心潮澎湃,肩膀微微發顫,眼眶也不由有些溼潤。

自小就處於父親和兄長羽翼庇護下的他,頭一次覺察到肩上的重擔。

“二哥,我明白了...”

短短六個字,卻是字字沉重,趙匡義心中所感盡在其中。

“好,很好!”

兄弟齊心,趙匡胤滿懷欣慰。

很快,趙匡胤拉著弟弟的手,兩人穿過連線兩進的迴廊,來到了一進院。

一進院空無一人,正是密談的好去處。

兩人進到一間偏房,各自落座後,趙匡胤先開口:“你可知道,我為何要讓你進斥候軍?”

趙匡義心中已有猜測,卻還是想了想才回道:“這斥候軍乃是二哥升任節度使後的心腹部屬,必須要有信賴之人坐鎮。”

趙匡胤雙手抱胸:“你覺得,我不信任王仁贍?”

“二哥應該是信任王仁贍的,讓我加入,應該只是想讓我歷練一番。”趙匡義底氣稍顯不足。

趙匡胤嘴角含笑:“我當然信任王仁贍,但我卻還要讓你加入斥候軍,為的可不止是歷練這麼簡單。”

看來這斥候軍果然不簡單.......趙匡義心中微動,問道:“還請二哥明示。”

趙匡胤也不含糊,徑直解釋道:“聖上近來似有崇文抑武的傾向,而李重進與張永德暗中勾結,必有所圖,至於朝中諸文官中,範質異軍突起,大有當年馮道的勢頭,我朝如今暗雲湧動,我又身處關鍵位置,不得不早作準備。

這斥候軍名為斥候,我卻並不打算將他當做站場上的斥候來用,往後,這支斥候軍會駐紮在開封城,蒐集朝中諸官員的情報。王仁贍對我雖然忠心耿耿,其能力卻並不出眾,我希望你歷練一段時間後,能徹底掌控這支斥候軍。”

再給趙匡義一個腦子,他也想不到哥哥組建斥候軍的目的,竟是在開封蒐集文武百官的情報!

此舉實在太過大膽,全然出乎趙匡義的預料。

趙匡義面露遲疑:“二哥,這可是開封城,武德司雖已不再,但聖上暗中必然在開封广部眼線,我們若是暴露,又該如何是好?”

“不暴露,不就行了?”趙匡胤的回答簡單粗暴,接著,他話風一轉,質問道:“還是說,你連這點自信都沒有?”

趙匡義是個不甘示弱的性子,被這麼一激,當即回道:“請二哥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朝廷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