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無人敢在開封放肆(第1/2頁)
章節報錯
馮府內部的破落超乎趙普的想象。
不過,馮吉這個人的初見印象,倒是與趙普的想象基本相同。
清瘦的身形,細長的鬍鬚,凹陷卻有神的雙眼,寬大的白色襴衫就像是掛在根木頭上。
這就是在馮府客廳裡,馮吉給趙普的第一印象。
這年頭因為戰亂導致物資短缺、物價高昂,文人們大多講究清心寡慾,馮吉這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正是此時大部分文人的真實寫照。
先前看到馮府破敗如斯,趙普就已經對馮吉的外貌有所猜測,果然不出他所料。
“在下宋州節度推官趙普,見過馮少卿。”
與“仙風道骨”的馮吉相比,身形雖不高大,但在宋州天天好酒好肉的趙普都能稱得上是壯漢了,嗓音自然也是中氣十足、聲若洪鐘。
馮吉坐在椅上,抬起右手,微笑著輕聲道:“趙推官請坐。”
趙普應聲坐下,開門見山:“在下是奉我家三郎君之命,特來拜見少卿。”
馮吉拿起茶几上溫熱的茶杯,右手輕輕摩挲著茶杯:“我已收到你家三郎君的信,諫匭上書這事,我願意相助。”
這話說得倒好聽,但馮吉壓根就沒有拒絕的餘地。
要養著羅五一夥以及他們培養的察子,又要為花間社的低階文官們花錢打點,馮吉這兩年是能省則省,甚至連修繕府邸的錢都省了。
如今國子監販書款的路子斷了,馮吉暫時又找不到別的來錢法子,唯有依賴李延慶的分期借款,馮吉才能繼續他的“宏偉”計劃。
李延慶與馮吉的暗中交易,趙普並不知情。
見馮吉答應地如此痛快,趙普暗暗吃驚:諫匭上書絕非易事,李三郎與馮吉到底有多深交情?
不過表面上,趙普還是鎮定自若地說著溢美之詞:“有少卿相助,此事已然穩操勝券。”
馮吉卻淡然一笑:“推官說笑了,我只能承諾盡力而為,能否成事還得看天意。”
低頭抿了口熱茶,馮吉接著摩挲茶杯,問道:“那穆義,是否已進了開封?”
“昨日剛到。”趙普想了想,又補充道:“現下正住在李府。”
馮吉眉毛一挑,摩挲茶杯的手也跟著停下:“不能讓他繼續待在李府,應當立刻在城內找個隱秘穩妥的場所,將他安置起來。”
這想法倒與趙普不謀而合,一旦穆義諫匭上書,他再住在李府只會暴露李家與他的關係。
而且諫匭上書之後,穆義就會成為韓家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必須找個穩妥的地方藏匿起來。
“在下也是這般想的,想著先與少卿商量一下,所以暫時還沒行動。”
趙普已經將馮吉當做這次行動的主導人,李延慶在信中也是這般建議的:以馮吉為主。
此番諫匭上書,李延慶的主戰場在洛陽,他在開封能做的事情其實不多。
在文壇散播韓倫的罪證、協助穆義應付官府的召見、讓眾多文官上彈章彈劾韓倫,這些都需要馮吉出力,而且是馮吉起主要作用。
至於趙普,李延慶讓他來開封,則是起一個代表與監督的作用:代表李延慶的利益,監督馮吉,讓他不至於亂來。
這趙普倒也識趣...馮吉將茶杯放回几上:“那今日就將他接出來,護衛的人選以及安置的點,都由你負責,推官意下如何?”
見趙普願意交出主導權,馮吉也樂得將穆義的監護權交給李家。
其實,當得知李延慶要對韓倫動手,還邀請自己協助時,馮吉是有些興奮的。
馮吉的終極目標是建立文官當權的國度,他早就看那些囂張跋扈的勳貴們不爽了,奈何自身實力暫時有限,根本不敢有蚍蜉撼樹的念頭。
但若是李延慶願意帶頭衝鋒陷陣,自己可以藏在幕後協助,那馮吉當然願意出這份力。
成了,馮吉與有榮焉,沒成,馮吉也不會受到牽連。
而且還能順帶還欠李延慶的人情,簡直就是一石二鳥。
“穆義的安危,少卿大可放心。”
對於這一點,趙普有絕對的自信,他打算等會就去烏衣臺一趟,找張正商量相關事宜。
有烏衣臺暗中保護,哪怕是強勢如韓令坤,應該也拿穆義沒什麼辦法。
“那我就放心了,此人是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可有任何紕漏。”馮吉又著重強調一遍,接著問道:“對了,李三郎在信中提及的那批罪證,是否送到開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