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敵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史留臺。
顧名思義,就是留在陪都的御史臺。
此時的洛陽御史留臺,有一名管理各項雜務的侍御史,以及四名監察御史。
留臺的監察御史官階雖低,僅有八品,肩上的擔子卻一點不小。
包括洛陽府在內,周朝洛陽以西的幾十個州,都屬於御史留臺的監管範圍。
除了監督諸州官吏外,御史留臺還替代了部分河南府的職權。
由於前幾朝留下的傳統,洛陽城裡大半官司,都是由御史留臺署理。
李延慶昨日入洛陽城,住進了早早派人租下的宅邸,今日一早就穿著官服來留臺報道。
“總而言之,李御史。”留臺侍御史賈玭pin雙手搭在公案上,抬頭凝視著李延慶,面無表情地慢聲細語:
“咱們這留臺規矩沒開封御史臺那般繁雜,公務也少,你每日過來點個卯就成。
若要赴地方巡視,向本官招呼一聲即可,有合適的案子,本官自然也會留給你。”
賈玭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李延慶不必過多參與御史留臺的公務,安安穩穩等著分功績就好。
混跡官場十幾載,年近四十的賈玭自以為嗅覺敏銳。
在他看來,李延慶這剛滿十八的李家三衙內,就是來洛陽混資歷的。
賈玭不是沒聽說過李延慶在滁州的豐功偉績,可他對此卻不怎麼相信。
為官多年,賈玭很清楚官場的各種門門道道。
以李延慶的出身,想要功績,不多得是官員排隊送貨上門?
賈玭堅信,滁州那殲滅數百叛黨的功勞,必是武將尹崇珂分潤給李延慶的。
不然以李延慶區區滁州推官的身份,怎麼可能與殲滅叛黨扯上干係?
由於偏見與腦補,在賈玭的心裡,李延慶就成了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在得知李延慶要來留臺擔任監察御史後,賈玭就決定不給李延慶這位紈絝面子,讓他在洛陽鎩羽而歸。
但偏偏,範質兩日前發來私信,囑咐賈玭對李延慶一定要多加關照。
賈玭可以不在乎李延慶背後李重進的意思。
畢竟李重進是武將,很難干涉到文官體系。
可範質坐在文官體系金字塔的頂端,賈玭不可能忽視範質的要求。
賈玭想在官場幹到七十歲,可不想提前告老還鄉。
但由於偏見在先,賈玭很自然地就誤解了範質的意思。
範質的本意,是要賈玭協助李延慶對付十阿父,不過在信裡沒有明說,只是含糊地表示李延慶在洛陽需要援手。
賈玭卻誤以為,範質是在要求他將功績讓給李延慶,好讓李延慶順利撈到資歷。
這更是加重了賈玭對李延慶的厭惡。
雖然賈玭搞不懂為何範質會協助李延慶,但他還是決定遵照範質的囑咐,分潤些邊角功績給李延慶這位“紈絝子弟”。
不過既然是紈絝子弟,那參與留臺的公務就大可不必了。
洛陽乃是本朝勳貴的聚集地,城內豪門遍地,關係極為複雜。
如今十阿父在城內胡作非為,惹得百姓怨聲載道,偏偏這幫人後臺硬如鐵石,沒人敢動。
賈玭生怕李延慶這初出牛犢不怕虎,到時候滅火不成倒添把火。
嗯?
李延慶心中頓時警覺:這賈玭和自己才是第一次見面,自己已經是他的下屬,他為何會對自己抱有敵意?
賈玭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是熱切,但稍一分析,就知道他的態度實則是拒人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