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欲騙敵軍,先騙友軍(第1/3頁)
章節報錯
“今日成果如何?”李延慶伸出筷子,從盤中夾起一小塊炙烤兔肉。
司徒毓坐在李延慶對面,有氣無力地趴著飯:“就那樣吧。”
此時正值晚餐時間,兩人一個剛從衙門裡回來,一個剛從城外歸來,正好湊到一起吃飯。
平日裡,司徒毓很注重餐桌禮節,可今日他實在是又累又餓,一回來就見到一桌熟悉的家鄉美味,實在是顧不上那麼多了。
“二十名的證詞都拿到了?”李延慶略感驚訝,今天他安排司徒毓去調查的囚犯,犯罪地點離滁州城都有點距離。
司徒毓停下碗筷,喝了口淡茶:“沒有,就拿到了十五人的證詞,眼見天將黑我也只好回城,剩下的明日再說吧。”
李延慶抬頭瞧了司徒毓一眼:“那就順延到明日。”
“嗯?”司徒毓警覺地挑了挑眉:“你今日怎麼如此好相與?”
李延慶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看你這幾天並未偷懶,通融一番也未嘗不可。”
“這樣啊,那我就放心了。”司徒勉勉強強相信了李延慶的好意。
“嗯,本來我想安排你休沐一天,不過州衙人手實在短缺,再加上你又沒什麼別的公務...”
司徒毓是滁州司法參軍,執掌州獄以及刑罰,但是這兩樣職權目前都被趙匡胤設立的臨時軍巡院拿走了。
即便司徒毓不幫李延慶去搜集罪證,去了衙門裡,也無事可做,趙匡胤甚至沒有給司徒毓安排胥吏做幫手。
李延慶話音未落,司徒毓就忙不迭地點頭道:“我明白,明日我會繼續的,而且這事也不算枯燥,這幾日我可是看遍了滁州的山山水水,比開封美太多了。”
滁州山川秀麗,若是不被公務所擾,李延慶其實也很想出城踏青。
看起來這幾日司徒毓成長了不少啊,不光勤勉上進,心境也有所成長,嗯,未來可期...李延慶剛想開口鼓勵司徒毓幾句,房門突然被人敲響。
三聲輕敲後,門外傳來李石的渾厚嗓音:“郎君,趙匡胤派人來找你。”
“嗯,我這就來。”說著,李延慶放下手中碗筷,對司徒毓說道:“你先吃,我去去就回。”
望著李延慶匆匆離去的背影,司徒毓吃了口米飯,暗暗想到:這麼晚了那趙匡胤還派人來找三郎,莫不成是什麼要緊公務?而且李家與趙家不是關係很差嗎?這幾日怎麼沒聽說三郎與趙匡胤爆發什麼矛盾?有點不對勁......
李延慶跟著李石來到府中的會客廳,廳內正坐著一名魁梧健壯的黑臉大漢。
見李延慶進來,大漢連忙起身,低頭拱手:“下官見過李推官。”
這大漢的口音,和楚昭輔的很像啊...李延慶點了點頭:“壯士如何稱呼?”
大漢應聲回道:“某乃太尉麾下都頭,王仁贍。”
王仁贍?那不就是當初與趙普、楚昭輔共同入京,最後投靠了趙匡胤的傢伙麼?就是你啊?李延慶忍不住上下打量了兩眼王仁贍,心中感慨:看起來孔武有力,面色深沉,應該是個有能耐的人才,嘖嘖,卻被趙匡胤招募了過去......
收攏思緒,李延慶再度問道:“不知太尉派王都頭來,有何吩咐?”
大漢沉聲道:“回推官,並非太尉有吩咐,而是壽州行在傳來大捷。”
“壽州大捷?”李延慶面露疑惑:“難不成,是壽州城破了?”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李延慶心裡卻是一萬個不相信:不會吧,若是壽州城破了,那淮南之戰基本就可以宣告周朝的勝利,但這可能嗎?壽州城要是這麼容易就被周軍攻克,歷史上的淮南之戰,又怎會打到顯德五年?
李延慶雖然知道淮南之戰歷史上持續到了顯德五年,但並不清楚歷史上壽州城破的具體時間,只是認為壽州城不應該如此早就被周軍攻克。
“正是如此,朝廷剛才傳來捷報,壽州城已於昨日夜間被我軍攻克。”說起捷報,大漢嚴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語氣也帶上了兩分激動。
但凡懂點軍事的人,都清楚攻克壽州城對周朝的重要意義。
如果壽州被周軍攻克,南唐就會丟掉在淮河南岸最堅固的前沿堅城,柔弱的淮南腹地將會完全暴露在周軍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