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意(第3/3頁)
章節報錯
到了十一月末,昭義節度使李筠給郭榮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北漢皇帝,劉崇死了。
“劉崇這畜生,終於是死了。”郭榮得知這一好訊息後,甚至忍不住口吐髒話。
北漢以及它身後的契丹,這幾年來一直帶給周朝極大的邊防壓力。
劉崇乃是前朝後漢建立者劉知遠的親弟弟,兒子又死於郭威之手,與周朝有國仇家恨、血海深仇,是堅硬的主戰派,即便耗盡北漢區區十二州的國力,也一定要和周朝死磕到底。
在位那幾年,劉崇幾乎是月月出兵騷擾周朝,時不時還往契丹、南唐和蜀國派些使臣,生生弄出個周朝包圍網。
如今隨著劉崇的身死,以及蜀國的戰敗,這個包圍網基本破滅。
其實,劉崇早在去年年底就因為心憂國運憤懣而死,但北漢朝廷為了維持時局的穩定,也害怕周朝乘著國君新喪出兵討伐,刻意隱瞞了皇帝劉崇的死訊,秘不發喪。
直到今年十一月,李筠在帶兵攻克北漢一處城堡,並俘虜一名北漢高官後,才獲取到這一機要情報。
報喜奏章是宰相王溥送來的,他也很是興奮:“陛下,劉崇既然身死,那便無需太過擔憂河東與契丹,我朝可以全力伐唐。”
劉崇此人為了獲取契丹的支援,甘願仿照石敬瑭的做法,以父禮孝敬契丹皇帝,並將北漢大部分稅賦都進貢給了契丹,以換取契丹的援兵。
這一舉動招致了北漢官員和北漢百姓的不滿,劉崇作為北漢的開國皇帝,自然能壓制住群臣力排眾議,但他的後繼者就沒這個能耐了。
契丹少了北漢的好處費,出兵襲擾周朝的意願自然也會降低,畢竟契丹國內現在也亂得很,契丹國主耶律璟去年才平息兩個兄弟的叛亂,如今還沒安分多久,他那多如牛毛的兄弟裡,又有人開始蠢蠢欲動。
“是啊,胡盧河已經疏浚,河東劉崇那畜生也死了,草原上正處混亂,北邊再無人能威脅我大周。”郭榮仰頭長嘯:“冥冥之中,一切都在助我周朝,這是天要助朕伐唐!天意在朕!”
王溥被郭榮的情緒所感染,高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次伐唐,定可一舉收服淮南!”
郭榮適時地收住情緒,看著面前報喜的奏章,正色道:“話雖如此,朕卻不可大意,中原已有幾十載未與江南開戰,尚不知南人戰力如何,不可大意。”
王溥當即附和:“陛下所言極是,聽聞李相公已帥軍渡過淮河,不日便會傳來戰報,屆時便可一睹南人戰力幾何。”
李谷自十一月初一領兵南下後,進展神速,僅花了二十餘日就到了淮河北邊,如今已帥全軍渡過淮河。
過了三日,李谷的捷報也送到了開封。
“陛下,淮南捷報,李相公麾下先鋒官白延遇,破三千淮賊於來遠鎮。”王溥手執捷報,進入偏殿。
郭榮卻不著急看捷報,轉而吩咐內侍:“取地圖來。”
來遠鎮這個地名郭榮很熟悉,但一時又有些想不起來。
張守恩取來地圖攤在御案上,郭榮定睛一看,一眼便看到來遠鎮。
“來遠?李谷竟已經深入到此地了?”郭榮又驚又喜,喜的是李谷進展迅猛,南人也許不堪一擊,憂的是李谷帶領三萬大軍深入到此地,恐怕有被敵軍抄後路包圍的風險。
來遠鎮,位於淮河以南,在壽州城西南方六十里。
王溥又道:“陛下,李相公在此擊破淮賊守淮軍三千人,全軍度過淮河,並搭建好浮橋,目前已乘勝進軍壽州。”
郭榮這才想起,淮南呈上的軍情到開封至少要三日時間,此刻想來李谷已經帥軍到了壽州城下。
“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李谷此番太過冒進。”郭榮憂心如焚,當即問道:“開封城剩餘禁軍準備如何,最快何日可以出征?”